上周五的一根大阳线,曾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想。
有关于平准基金的传闻、也有关于印花税单向征收的谣言,最终这些都没有被证实。另据媒体报道,上周五证监会召集了四大证券报负责人紧急开会,会议围绕“维持稳定”、“健康股市的制度性建设”展开。周六就有证券媒体刊出了维护市场稳定的社论性质的文章,另外,还有关于中国证监会就证券市场五大热点问题刊发的“答记者问”。
股市维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伪命题”。只有空谈式的言论,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面世。从7月2日新华社发表《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到18日再发《让股市发现资产的真正价格》的评论文章,新华社16天内连发了“四道金牌”;而《人民日报》亦破天荒地用一整版发表了《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文章,实属罕见;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负责人在不同场合也多次表示要维护市场的稳定。
尽管如此,A股市场仍然是维而不稳。投资者人气涣散,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有的却是一见风吹草动,股指呈现出暴涨或暴跌的走势。
在A股市场短暂的历史上,言论式的维稳并不鲜见。囿于其时市场的不成熟,也因为A股市场诞生时间不长,这些言论式的维稳在特定的时期内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但如今毕竟不同的,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投资者更趋于理性,言论式的维稳已经大失功效。市场更看重的,是监管层能够拿出哪些含“金”量高的措施出来。
其实,证监会4月20日晚颁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以规范大小非的减持行为;4月23日晚,财政部宣布降低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这些应该是监管层的无奈之举。而在更大程度上,规范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与降低印花税等,都脱离不了纠偏式维稳的范畴。况且,两大举措并没有真正达到维稳的目的。
但话说回来,如果言论式的维稳真的能够立竿见影,至少更加证明了A股市场及其投资者极不成熟。也正是由于市场逐渐走向理性,近期以来诸多空谈式的维稳才会消失于无形。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也是市场的一大进步。
在维护市场稳定问题上,或许境外市场的做法值得国内监管层借鉴。如越南市场的停止新股IPO、再融资以及平准基金入市干预;巴基斯坦市场的犹如“只许涨不许跌”的涨跌停板制度;还有如美国政府的注资以及禁止沽空金融股等,均对其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自创出新低以来,越南股市已反弹30%,巴基斯坦股市结束了连阴的走势,美国股市亦出现了反弹。并且,由于越南市场的强劲反弹,让曾经“屈居”全球股市跌幅第二的A股市场一跃成为最“熊”的市场。
今年以来,股指暴跌,从历史最高点算起跌幅高达58%,市值损失十数万亿计,投资者的损失惨不忍睹,此时,作为仍然还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所谓的“市场化”调节显然已无能为力,需要的是政策上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维稳。因此,抛弃空谈式的维稳言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股市,才是其中的唯一选择。
而且,经过大幅下跌之后,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趋合理,平均市盈率已大幅降低,沪深300指数样本股6月底的加权平均市盈率仅15.8倍,比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17.4倍的近50年的平均市盈率还要低。而来自基金的数据显示,基金手中持有的资金高达4760亿元,是一个强大的潜在做多力量。在百年奥运来临之际,监管层如果能够真正为市场着想,为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着想,出台操作性强的维稳措施,定能收到星火燎原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