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照例打扫屋子,重新整理床头柜的书、杂志、报纸的时候想到了一点适合现代人读书看报的心得。愚见如下:“书不是用来读的,书是用来摆的;杂志不是用来看的,杂志是用来翻的。”
我们每天,每个人都在忙碌,或是为了工作或是为了学业再或者是为了繁琐的家务。 一个循环又一个循环,每天除了必须要做的,其他很多事都已是疲于应付。很少有人还能有精力或心情能在工作之外读点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书藉或报刊。总觉得读书充电学习这件事情,总要等到有个较长时间的假期才能去干的事情,其实不然。但若让我们每个人又都量化的每天必须都几页书或多长时间都完一本书,又都不太现实。其实读书贵在不是一个“读”,而是一个“悟”。高中时校长就给我们讲述的一个道理,我到大三的时候才有了些许体会。很多人在每天忙碌的间隙,宁愿在电脑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都认为无聊的不能再无聊的小游戏,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心情放松停顿一下读点平时能看或想看的书。理由是什么,没有时间读,要么是时间太短根本读不了什么。古人对于读书早就发现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种现象。其实对于我们现代人,我觉得读书也有我们更为可行的方式。正如我说的:“书不是用来读的,书是用来摆的;杂志不是用来看的,杂志是用来翻的。”但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摆”可不是让你弄个书柜把书摆进去就完事了。这里所说的“摆”是要让你把书或杂志放在你工作和生活之余随时触手可及的地方。比如床头柜或办公抽屉。只有随时你都有可能接触到它们,你才有可能在忙碌的间隙想起来翻阅一下它们。时间短不要紧,读书也不是让你一个字都从头都到尾。没时间读一篇,就随便找一段看着还不错的读一读可不可以呀。这样经常性的不断翻阅,这本书也就被你读过很多遍了。你每天翻阅一段都会使大脑接受到信息刺激,这段信息将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断提升着你对某一事物的误性与理解。误性的不断提升就是对知识的不断贯通,从而你达到了学习充电的目的,也做到了读书贵在“悟”的本质。
都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其实不知我们注意到没有,犹太人几乎每个家庭不管是富贵的还是贫穷的,他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放有几百本书的书架。正是他们随时都能让大脑接触到知识、体悟到知识,所以他们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森里被得到认同。
所以现代忙碌的人们,你不需要说静下心来去读多少多少的书。你只需要让你周围随时都能有书可以翻阅就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