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还在下,雪灾还在延续。前不久,四川自贡市要照常举办“灯会”的事情,又引起一阵议论。在很多地方大面积停电的时候,一个需要耗电的“灯会”,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议论。“灯会”不管是政府组织的,还是民间组织的,这个问题都应该成为我们反思的起点,而不应只局限于这一点。
夜晚照明用的灯,很早就有了。自从出现了电灯,人类的照明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带给人类很多的方便。电灯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更多注意到它的好处,于是,电灯以及与电有关的一切,都成为进步和现代化的标志。然而,在电灯以及电力普及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形态时,人们也应该开始考虑,以往的用电方式是否存在着害处?
看看下面这张照片,这是地球的夜晚。明亮的地方都是电灯,其中很大一部分称为“景观灯”,例如建筑物的外形轮廓灯、霓虹灯、效果灯、环境灯等等。

“景观灯”如何出现,并成为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并没有准确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灯会,被欧洲人学去之后,成为城市“景观灯”的源头。这个说法也许有道理,但是,不能忘记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灯会”是临时性的,“景观灯”是永久性的;“灯会”是烘托节日气氛,“景观灯”是把每一天都塑造成节日,甚至想把每一个夜晚都塑造成白天。
由西方人带给世界的这种用电方式,从电力刚出现的时候就开始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促成这种“浪费型”用电的重要人物之一。电力使用不像以往的蜡烛、油灯照明,决定权掌握在各家各户。电力必须集中供应,因此,规模越大,发电的效益越高。从那时起,爱迪生就不断宣传鼓励积极用电。除了晚上的照明电之外,为了白天也用电,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电话之类;为了证明交流电危险,爱迪生发明了很费电的电椅,至今仍然是美国执行死刑的方式之一。古代社会大型建筑不太多,因为建筑的内部空间太大,即便在白天,光线效果也不好。自从有了电之后,大型建筑越来越多。以前大多在露天或小型场所进行的交易行为,现在变成了大型的室内商场。在美国,整栋大楼通宵长明灯的现象并不少见。
当然,爱迪生当年可能并不明白自己推销使用电力的方式是在鼓励浪费,用现在的观念去要求爱迪生也有点过分。然而,随着自然资源短缺的出现,西方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用电方式的害处。在欧洲某些地方,例如意大利、巴黎等,人们曾经搞过一些形式主义的活动:全城关闭“景观灯”。之所以说它是形式主义,因为他们只关闭5分钟、10分钟,提醒一下大众,然后,照开不误。
我已经多次说过,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在用电方式上,可以再一次印证。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为了发展内地经济,有一种观点非常强大,造成了今天一些不好的结局。那时候,很多专家指出,山西等地的煤运不出去,堆在本地发生自燃。为了鼓励沿海地区用煤,出现了今天仍在发生影响的两个后果。一是大城市大量使用景观灯,号称是支援内地;二是建立很多火力发电厂,以水电为主还是以煤电为主的争论,暂时偃旗息鼓。
如今,后果出现了。我曾经到一个山区的县城,那里的城区,夜晚的时候,也遍布景观灯,与大城市相比毫不逊色。我曾经到宁夏,银川市大型广场上的景观灯,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身处外国。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外部造型灯光,每年的电力花费好像超过百万元,东方明珠管理部门想省掉这笔钱,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出于城市夜间景观的考虑,没有同意。与此同时,近年来,每年都会出现电力告急的现象。此外,火力发电的污染也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今年的雪灾,造成很多地方断电,自贡市还要举办“灯会”,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自然就会特别惹眼。虽然雪灾造成的供电困难是暂时的,但是,它应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从长远来说,我们国家的能源是不足的。为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除了保证生活和生产用电之外,其他没有必要的浪费型用电,应该大大减少。对于新建筑来说,很多室外造型的景观灯,从设计阶段就应该取消。我曾经听建筑设计方面的人说:外国人设计的景观灯效果就是比中国好。对此,我认为,中国人多学无益,只能造成更多的浪费。即便将来建成更多的水电、核电系统,鼓励浪费型消费,也不该成为中国的选择。同时,我们还应该大力开发节能产品。
这几天走在北京街头,到处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再听到上海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向周边地区购电,再联想到雪灾地区很多地方已经连续几天断电,这种感受不太舒服。虽然雪灾过去后,煤炭运输畅通了,断电问题可以顺利解决。但是,从长远来说,类似景观灯这种浪费型用电,在中国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如果我们只是在雪灾的时候,想到断电的居民,想到灾区千万盏亮不起来的灯,才想到非灾区的电力浪费,灾情过后就将其遗忘,这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应该经由这一契机,意识到浪费型消费对未来中国的危害。
西方社会现在已经开始制定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在中国,不应该重复一遍西方的老路,而应该抢先一步,对于所有浪费型消费,制定相应的法律。这种观念还应该在中国人心目中得到必要的普及,延伸到对于一切浪费型消费的控制上,例如洗浴中心、免费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尿布等等。甚至应该制定法律,除了特殊场合、特殊需要之外,在中国禁止生产使用一次性产品,或者对一次性产品课以重税。如果中国的产品都能成为“节能”的代表,还将有助于中国产品更大规模地占领世界市场。在环保意识的支持下,外人将很难找到拒绝中国产品的理由。
中国的现代化,一样样照搬西方的模式,不用多久,我们将尝到更多的苦头。例如,汽车的苦头已经开始了。因此,从现在开始,中国就应该反思自己已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为了现代化的未来发展,制定适合自己条件的特殊政策。借由此次雪灾,第一个可做的事情,就是大力限制城市的景观灯。景观灯不是在最近日子里开不开的问题,而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装不装的问题。
相关文章:
大雪中的千万盏灯
大雪中的脆弱
举手之劳的环保为何不做?
妈妈与塑料袋
政府为何花钱奖励减肥?
现代旅游是一种浪费
一万亿年后的电视信号
爱心太多也惹祸
人与自然的三种方式
人类会不会是恐龙第二
灭顶之灾会降临吗?
灾难离我们有多近?
放屁:全球暖化的祸首之一
全球暖化是个大骗局?
一吨垃圾,一克黄金
垃圾收费能否解决问题?
垃圾资源如何再利用?
能否刹住垃圾的源头?
一种改变世界的树
为什么要维护多样性
我们被毒害的生活
人类的错误榜样
与全世界唱反调
中国不可能成为第二个美国
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