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十大历史名街大PK之:屯溪老街的建筑风格

(2009-06-22 07:57:54)
标签:

名街

建筑特点

徽派

pk

风情

屯溪

万梓楼

旅游

中国十大历史名街大PK之:

屯溪“老街”的建筑风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今儿说说屯溪的建筑特点。据传,三国时,吴国威武中郎将贺齐为征伐“北越”,曾屯兵溪上,屯溪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则是因诸溪汇聚而得名“屯”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屯溪老街路面全用浅褐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线条方正清晰,街宽6至7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数为两层楼面的砖木结构。应该说这样宽的街道,不是在县衙、王府旁边,已经算很少见了,可见当时屯溪的商贸繁荣鼎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老街的建筑群继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筑传统风格,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建筑体量不大,色彩淡雅、古朴白色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山墙前后长出房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店房廊庭前伸开阔,门楼窗棂、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挂灯,飘拂着的犬牙形字号旗幡,无不透溢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因而,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令人奇怪的是,屯溪老街的很多雕梁画柱都保存得很好,也不知当年是怎样度过那个疯狂年代的,难得难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历史上,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宋都大兴土木,大量徽州木材和工匠沿新安江被运输和征调到杭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后来,这些工匠归返家乡后,便模似宋城的建筑风格建造店铺,所以这些沿袭宋代风格的建筑又被称为"今日宋城"。而伴随着徽商的发展和水运交通的发展,屯溪老街不断趋向综合型、商业街的风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老街境内宽窄不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十分方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老街的店铺多为几进,狭窄幽深,但是内有天井采光。店屋多为单开门,一般为两层,少数三层,且都是砖木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外实砌扁砖到顶,每座楼两旁都有高封火墙,墙上盖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店面门楣上布满徽派木雕,戏剧人物栩栩如生,新安山水淡淡隐现;楼上临街木栏与裙板,并安置有各种花窗,十分典雅;建筑平面有沿街开敝式和内开天井式,即临街为可灵活装卸的排门,卸去排门,店堂全部展开,便于营业;内开天井即用天井采光,天井四周房顶的雨雪水均归落天中,谓之"四水归堂",是经商人图"聚财"之义而产生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老街街面的房屋均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居或楼下店楼上居。由于老街保留了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1981年7月,美国加州大学一建筑学教授参观过老街后,惊叹老街是"东方的古罗马"。靠,下次,我去罗马时,也要说句:罗马真象“西方的老屯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屯溪虽然很有特点,也许是因为商业街的缘故,古代文人墨客着笔的诗句不多,不过也有这么一首诗,描写出了屯溪的特点:"三江绕小蓬壶,宋式崇楼风格殊。水洗长街街畔水,人称活动上河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老街上一家有名的私人博物馆“万梓楼”。博物馆的主人万仁辉是一位出身书香门第的企业家,因为对徽派艺术的酷爱,到处收集徽派古建筑的各种构件,最后居然“攒”起了这样一座徽派“古”建筑。据说馆主为人行事低调,不愿多做宣传,也不肯做广告和提高门票的门槛,也拒绝了不少想租用万梓楼做酒楼的人,牺牲了“可以造几个万梓楼的收入”,只好一直这么捉襟见肘、负债经营这个博物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我一直这么认为,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关注重视这些古老的文化,而这些先行者当年逆势而进,在人们还没有重视这些遗产保护的时候,费尽千辛万苦做了这些事,的确值得我们敬仰和感谢,在此,再次,请允许我们向这些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们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出了门,天色已近黄昏,老街的深处却走来这样一位徽州女子,不一定很漂亮,但细看她的步子,却风情无比。

    其实每一条老街,真正值得我们去留恋的,不仅仅应该只是她的名字、她的历史、她的建筑,更多的还有她的故事,以及她和你的故事。

    也许就像一个城市,你喜欢她,仅仅是因为那里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你喜欢一个人,就会时常惦记着那座城市。

    而,牵挂,便是成了你收下的那张、带着淡淡香味的,她的名片。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大PK》

 

一、国子监

1、成贤街的光影(国子监)

2、“必须”的业余爱好(国子监)

3、《老北京影像》之:光影孔庙(国子监)

4、冬日里的阳光(国子监)

 

二、屯溪老街

1、 中国十大历史名街大PK之:屯溪故事

 

三、《南锣鼓巷纪事》连载

 

1.《南锣鼓巷纪事》之一:旅途中的家(一)

2.《南锣鼓巷纪事》之二:旅途中的家(二)

3.《南锣鼓巷纪事》之三: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

4.《南锣鼓巷纪事》之四:历史故居遗踪

5.《南锣鼓巷纪事》之五:胡同的起源--胡同与里坊制

6.《南锣鼓巷纪事》之六:胡同的“成型”

7.《南锣鼓巷纪事》之七:北京的小巷为什么叫“胡同”

8.《南锣鼓巷纪事》之八:过客

9.《南锣鼓巷纪事》之九:南锣鼓巷的地理位置

10.《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小巷夜色

11.《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一:即将开始的一段故事

12.《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二:知己如灯

13.《南锣鼓巷纪事》十三:时光

14.《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四:万法唯心

15.《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五:享受生命的过程

16.《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六:兽首:我们要以同样的方式取回

17.《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七:胡同残雪

18.《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八:南锣鼓巷的曲高还是流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