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八:
南锣鼓巷的曲高还是流俗?

冷冷一直推荐我看一个杂志(期刊、书?):《读库》,发行量不会太大,因为它既没有华丽的书皮,也不会向“知名作家”邀稿、更不涉及热点、花边、八卦,但是,它有一批死党读者和值得你看完思绪万千的文章。不过,他估计也仅限于这样的发行量:因为它的“曲高”。

南锣鼓巷,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探究它的历史、品味它的成就厚重,翻来覆去的看一砖一瓦,甚至一个便桶(不过现在很难找见了)----这也是曲高;

另一种则是如我和冷冷那般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地喝得天昏地暗、五迷三道,看透寂寞烟花梦一场,这是流俗。(描述详见:《情绪南锣鼓巷》)

很多人谈到南锣鼓巷的时候,必痛心疾首,感叹于铜臭气味的日益加重、灯红酒绿的铺天盖地,俨然以历史大家天下责任于一身,大有取法国人项上人头换回兽首之势,恨不得一草一木皆不得碰。
这还是曲高。

南锣鼓巷,终于还是酒吧遍地、铜臭漫天了,来来往往的,金发碧眼、帅哥靓女、长袍马褂、西装革履,故作文雅的、怀才不遇的、欢天喜地的、不怀好意的。。。。阿Q看了忍不住还要叫唤:“革命了”!“革命了”!
这真是流俗。

然而,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弯脚,你静下心来,其实,这个巷子什么也没改变。

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心吧!

所以,南锣鼓巷的曲高也好、流俗也罢,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在曲高或者流俗。而她,沉默地注视着这些来来往往的人和事。
一如既往。
图片摄于2009年第一场雪后,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纪事》连载
《南锣鼓巷纪事》之一:旅途中的家(一)
《南锣鼓巷纪事》之二:旅途中的家(二)
《南锣鼓巷纪事》之三: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
《南锣鼓巷纪事》之四:历史故居遗踪
《南锣鼓巷纪事》之五:胡同的起源--胡同与里坊制
《南锣鼓巷纪事》之六:胡同的“成型”
《南锣鼓巷纪事》之七:北京的小巷为什么叫“胡同”
《南锣鼓巷纪事》之八:过客
《南锣鼓巷纪事》之九:南锣鼓巷的地理位置
《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小巷夜色
《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一:即将开始的一段故事
《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二:知己如灯
《南锣鼓巷纪事》十三:时光
《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四:万法唯心
《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五:享受生命的过程
《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六:兽首:我们要以同样的方式
《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七:胡同残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