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字文化赵明生 |
分类: 随笔 |

四
汉字为什么叫方块字?因为它符合天地正道。“正”字也是由五个“一”组成,含有五行生于一、归于道之理。再如“八”,虽然它没有一,却是一的变形,无论怎么变,撇捺左右须对称,这样才可均衡安稳,公平端正。
汉字为何有笔序要求,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因为一笔一画都有其特别含义,都是依从万物之道理而为,不能随意书写。先天之左大于后天之右,上天大于下地。如“王”,必须是先写最上面一横,最后写最下面一横,而不能把中间那一竖放到最后,因为先有天,再有人,然后有道由上而下贯彻,最后和地相合。
汉字书写为何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因为先有天道,再有物理。先有无形之阳成,后有有形之阴现,这是天地的法则,千古不可更改。如“人”,先有左边一撇,再有右边一捺,左边的阳高高在上,右边的阴则必须下降。“爻”字的书写,定然也是先左再右。再如“懷”,有心才可生出思与念,心生万物是也。“廣”,先有太极,再是天道,方可有原野大屋,“廠”天大地大之下,还有人大,为天人合一之物理也。

汉字为何一字、一音、多调又多义?字者,含物之精,此精为宇宙混元之精神,蕴含万物而无有残破;音者,物之气也。这气,是天地本来之混沌元气,充沛四方,迷漫无限,不需多者合成。义者,物之理,此理是天地始终之理,虽只一点,却可以变化无数,随缘就事,巧妙关连。一音有五调,调不同,义不同,不变中有变,变也不变。这是道与阴阳的内在关联所决定的。如“中”,读zhng(一声)时,为不变义,读 zhòng(四声)则是变化之义。如“大”,读dà,也读dài,还读tài,身为朝堂之人是为士大夫,理政治民;回家是为大夫,治病救人,本身是为高大(同“泰”)。己、家、国一理,不可分离,无论哪一种行为与身份,都需具有高大无私之品质。“覺”醒来读jué,有觉悟之意;睡着读jiào,有昏暗之意。醒来和睡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却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这表明生命有觉悟与昏睡两种状态。佛魔一念间,只看你修不修行,如何修行了。
汉字的构词能力为何特别强大,无所不能?因为圆融的道就在其中,汉字是道的代表,道能生万物,随顺万物,化蕴万物,又包容万物。有了万变不离其宗之本源,再多的支流都不会超越它的领地。所以,汉字可以随意组合,意义却各有不同。如“感情”与“情感”“神威”与“威神”“一万”和“万一”,再如“手机”“微信”“沙发”“电商”“飞船”“无人机”……
有时,非常熟悉的汉字,为何突然变得不认识了?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变了,汉字也随之而变。汉字的灵性是非常高的,它真的会变,如同我们的心。心与字可以成为一体,有时亲如孪生、母子,你时又同陌路,或互为仇敌。你不变它不变,你变它就变。正如佛所说的,境随心转,心若不变,万物皆不变。

五
汉字神奇,其蕴含的哲理处处可见。“上”和“下”区别只在一个方向上;“左”和“右”只差一个一;有水则“活”,舌中有源,向夕则“死”,安“葬”需融土木;心动则“忙”,把心掉了则“亡”;不断地给予则为“舒”;学会宽“恕”他人,才可如心所愿;“女”为阴,“子”为阳,两者相合便是“好”……汉字真的伟大得无可言说,神奇得到了极妙之境。
一个简单的字,加不同的偏傍,便可以构造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其灵动的特性无与伦比。如“女”字,和不同的偏傍相结合,便可以构造出妙、妪、妤、妏、妼、奸、妄、奴、妣、妓、妖、娈等几百个字,字字意思不同,其尊贵、低贱、好坏、美丑、大小、多少等等均可以形象生动地给予表现,种种情态与人物尽在其中。再如一个很简单的“士”,放到不同词的前后便有不同的内容:勇士、术士、名士、战士、辩士、护士、士人、贫士、善士、画士、武士、方士、志士、列士、女士、士礼、士卒、士夫、士马、士绅、士儒、士流、士节、士风、士官、士友、士众、士习、士宦……位置不同,意义不同,但万变又不离其中,这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易之道性在汉字中的典型体现。
汉字还有一大特征,就是每个字表达的内容绝对不完全相同。好多汉字有无数近义词,反义词,却没有意义完全相同的字,即使是通假字、异体字,也有各自的起因与作用。不同的字将事物间细微的区别表现得十分精妙,如表示“鬼”这一类生命的字便有:妖、怪、精、魂、魄、鬽、魊、魔、魖、魑、魅、魍、魑、伥、判、鬾、魃、委蛇等等,个个不一,种种别样。如果没有对鬼这类生命透彻的了知,是不可能达到如此精微地步的。再如表示音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态与感觉的字:声、音、乐、律、韵,由低到高,由粗到细,由可闻到不可闻,把抽象的音乐区分得如此清晰,不用心灵去感知,只凭听觉是根本达不到的。

汉字的构成,多一笔不对,少一笔不成,长一点不妥,短一点也不正确,各个笔画在哪里对接,从哪里分离,撇捺的角度如何,提钩的长短怎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随意为之,每一笔都有特别的含义,放在不同的位置又有不同的意思:“人”,左一撇必须高于右一捺,右一捺应该是顺着左一撇而出,而“八”的左右两笔则必须对称。“小”的左右两点和“习”里面的两笔代表的意义不同,书写时也不可相同。“我”的第一笔代表玄关,是人与天相连的通道,不可没有,而且必须是首笔,不能放到后面。“龍”的右边必须是上面一横,代表左右各一龙须,下面须是三横,代表众多龙鳞。龙的形象有“九似”,所以龙字弯曲的主体也似于九字,等等。汉字的书写要求繁多,也很是严格,并不是古人故意为之,都是根据天地之道进行的。而其他文字则没有这一大特性,所以,其固定性、持久性与生命力便要大打折扣了。
汉字的结构就是天地的结构,万物之有机勾连。上下、左右、内外,汉字和天地有着相同的结构方式与机制,或相对而立,或互相牵连,或上下累叠,或内外相关。更如永字八法,上下有序,左右对称,每一笔都有呼应,每一划都代表不同的意义,灵活又有机,和谐又完美。
汉字最宜软笔书写,所以,老祖宗便有柔弱无比、粗细有致的毛笔发明。毛笔可以精准地表达汉字本身丰富的寓意,在粗细、行住、快慢、落笔、回锋与轻重、点捺、提钩等之间,随意运行变化,尽情回转往返,飞白与浓彩灵活演义,正好使得汉字与书写者的丰富意义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实现字与心的统一。所以,汉字可以是艺术,可以是绘画、音乐与诗歌,更可以是修禅之对象,人生之参考,哲理之展示。
汉字字体有五,楷、篆、行、草、隶,亦合五行之道。如“大”的正楷书写时不同的三笔要正,如端庄大气之天。若成篆体,酷似四肢大张的人体。如成隶书,则有起伏的雁头而出,似东方之冉冉日出。如成行书,则打破了原来的平衡而现云雾万千之气象。若写成草书,则象云似风又是龙,随你如何想象,都离不开无垠广袤这一概念。五种形体,给人的感觉各不相同,却都能曲尽其妙,这就是一能变万之道也。那端庄的篆体,秀丽的楷书,行如流水的草书,不仅使汉人着迷,亦令无数的洋人惊为神品而赞叹不已。

特别在对心性的认知上,老祖宗精准地认识到了生命最为本质的特性,把心分为先天心和后天心。表现在汉字上,在左的为后天之心,如“悟”“怀”“情”等,它们都是后天所生出的虚假之意想;在下面者为先天之心,如“思”“意”“感”等,都是生命先天本身就具足之性。心必须放下,成空,放得彻底到了空境,真性才会显现,所以,汉字里没有心在上面的字,心什么时候也不能高高在上。另外,“心”字本身就是太极的简化之象,三点代表天、地、人,一弯钩代表宇宙。若用硬笔写出毫无感觉,只有用毛笔写出,方可把道心和人心相互交合之种种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