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赵明生汉字 |
分类: 随笔 |

汉字的秘密
一
常说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结合的文字,我则认为它更是象、理、神三者完美的融合,从本质上讲,它是揭示宇宙万物内在本质及规律的文字系统,也是揭开天地本真与生命内在关联最古老而神秘的一套生命密码。
所谓象者,即事物之外在形态。天有其象,地有其势,人有其性,汉字借助天地本其形经智慧的加工,赋予了更为丰富而深奥的内涵,或抽象,或具体,或本质,或外在,曲径通幽,无所不能,且生动形象,可以轻易地借其形而入其理。
所谓理者,就是事物内在所蕴藏的万物之理。此理繁复且神秘,不易显现,但汉字却可以通过特别的形态,经过某些最为简洁的符号进行组合,在心与意的相印中,会意其中之妙理,明白相互的关联。此理之领悟,非有高超的智力与正道的思维不可。
所谓神者,是指事物本来所蕴含的无上至高至纯之精魂。此神魂和天地相关联,与万物有往来,是事物生发变化之本之力,也是汉字之所在所为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字的根本所在。那些最基本汉字的构成其实非常简单,三、五个至为简单的符号经过神奇的组合,便成为了一种充满无限神奇魅力的文字,这些文字里深藏着天地之神,万物之理,生命之魂,远超一般的语言文字,与天地紧紧相关联,成为我们探究天地万物本真最直接的路径和最方便法门。
专家学者所谓的音、形、义三大特性,仅指出了作为一种文字系统最为表浅之义,距真实的汉字本质相差甚远。汉字中有天地、自然、生命等非常广博、幽深、玄妙的秘密,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它的神秘与伟大便和我们始终伴随在一起。

二
下面,先从汉字最简单的几个数字说起。
汉字里用来表示数字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它们是数,同时也是字,数有其理,字有其象与神。它是文理的综合,也是阴阳的自然融合,象、理、神三性在此得到了完美有机的统一,相互间又有无数的变化。这十个数字其实也就是由点、横、撇、捺、钩五个最基本的笔画组成,其哲学原理是五行阴阳理论。
具体为:“一”是上下十方立体的阴阳混合,“二”是明显的阴阳统一对立,“三”是阴、阳、阴阳三者,也是天地人三才相合至简之理的表现。这三个数字是万物最基本之组成机制。从“四”开始,事物的内部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撇与折,但撇、折也都是“一”的变形,揭示的是基于“一”之上的变化与发展之理。
从“六”开始,出现了点、撇捺与钩。点者,道也;撇捺者,阴阳也;钩者,回也。它告诉我们万物共有之规律:事物虽然在新的发展阶段有种种变化,但万变不离其道,道支配着阴与阳的轮转变化,阴阳之万物又都遵循不断往返之规则而运行。至“十”,则表明又重新回归于最为完美的原始之状,宇宙是无数个“一”的交合与构成。
简言之,这十个数字分别代表的意思是:一是道,无边无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二是阴阳,是对立,也是统一,还是相互依存。三是阴阳相交后新成之数,也是天地人三才之基数。四是新的变化,是宇宙万物相互的冲突与斗争。五是变化冲突之后的成数,也是万物的定数,不变之准则。六是再新一轮的变化,同样依照道生一、一生二的规律而变化运行。七是大变之数,八是重新达到平衡之状之数,九是变化后出现的至高之数,十是天地的完美之数,也是阴阳相合之永恒之数。十个数,大体分为三次巨变,三次微调,最后才抵达十全十美之状态,而且,只有天、地、人无间的融合,才是如此的完美,如此的齐备,无有一丝的缺憾。这便是老子所言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三
由此而诞生出诸多的词语:
“一本正经”:一原本就是正道之经。“一统天下”:一可以统领天地万物。“一应俱全”:一中包含万物,无所不有。“一穷二白”:如果到达了一的终极处,便自然会发现阴阳诸物虚空与寂静之特征。“一清二楚”:明白了一,二也就清楚了。“独一无二”:天地的本源只有一,而无有二,二是一的化身。“举一反三”:一中除了二,还有三,从一的反向而寻,可以得到三。“三人行必有吾师”,此三人者,是行天、地、人三道之人也。“丢三拉四”:把至关重要的“三”丢掉,只留下一个变化的“四”,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流的错误表现。“一五一十”:一个“五”里面,还包含一个“十”,这是天地信息的全能性表达。“六六大顺”:六个六为纯阴,原是大不顺,但大不顺即大顺,既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智慧转化。“七上八下”:“七”指事物在变化中处于扬升状态,八是平衡态,一旦平衡,便马上开始朝下转化。“十亲九故”:十个亲人里面,有九人是前世的故人,生命的轮转理论是真实不虚的。“以一当十”:一从另一角度讲就是十,十是一的相加,故而一也可以当十看待。这就是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亦为佛所谓的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这就是“一”的本质意义在具体事物中的哲理体现,明白了一,才可明白一切,所以老子和孔子所开创的两学,其共同本质便是道德,而“道”“德”两字都有九个一,这并非偶然,而是创造汉字的神人有意为之。它表明一个道理:所谓道德的根本,便是这个无所不包之一。
一者,是万物之基本,也是汉字之起始,这才是古人创造这些词语的意义,可惜后人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好多字的本义让越来越痴愚的我们给丢失了、曲解了,以形为上,一叶障目之下,以文断意,不求甚解,以讹传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得这些揭示真理之名言便距我们渐行渐远,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朝上闻了道,晚上死了也值得。”“三个人在那里行走,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学习如果不思考就会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有危险”此类经典的误解。
归根结底,就是不知道什么是“一”。连个“一”也不知道,还能知道什么呢?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孔子说:“予一以贯之”。此“一”是天地最本初之道,是万物之灵,万变不离其宗之精魂。
“一”由无数的点构成,点不是字,只是一个至简的符号。这个至简符号不断相加便是一。这个点也不寻常,它是道的前身,是太极之代表。正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中有道,道一生阴阳二仪,阴阳二仪生万物五行是也。原来,万物又来自于一个点。真的是大道至简呀!
宇宙中只要有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点,便会有“一”诞生,也便会有万物及其种种形态和生生不息,所以,老祖宗发明的这一套最基本的数字中,每个字里都含有这个“一”。事物最早时的状态是合道的一,之后变化为另一种形态的一,但最后又回归于完美如初的一。故而“有一而再,再而三”之说。

十个数字,表明了事物发展中的三个阶段:从一到五为第一阶段,属于合道时期;从六到九为第二阶段,为变道时期,最后十为完美的归道时期。万物也都依遵此规律而运行,无有改变,如人类社会的前行,如生命的不断轮转,如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起伏,如佛法的流传演变等等。所谓的数中有理,理中有规,规中有变,变中有不变,万变又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一,也就是道。
有了这十个含有天地物理的字,便可以组合出无数伟大而神秘的汉字,汉字这一庞大的家族成员也由此而出。它们个个身怀天地之道,字字想到关联,句句无经精妙,最后都可以和万物相融,回归于宇宙之本。
汉字最基本的字是一,一是道的代表,写一须从点开始。点是太极的代表,所以,凡首笔画为点者,都与太极有关;一者,都和天地正道有关,或代表着在天地之道之下的种种变化之理。如“字”,就是太极和智慧之人结合之意。“子”则两个不同向的圆通过一而相交,或融合为一,这样的生命其智慧是超凡的,故称为“子”。“天”,道之下是为“大”,大之事物里有“人”,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又是由阴阳两部分(撇与捺)组成。“工”表明天和地通过道而紧紧关联。“丁”,意为天道之下,万物生长。“小”,意为道生出的万物之初始状态。
汉字最常见的53个偏旁均是这十个数字的组合变形,而几百个部首又都是偏旁的组合变形。
汉字中,除去上述十个数字,五笔(含五笔)以下的有300个左右。再加一些特别的字,不超过500。所以,只要认得500左右的汉字,便可以正常交流与写作。而且之后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新鲜事物出现多少,有此500常用汉字,完全可以自由应对。几千年漫长而复杂的社会发展历程也完全证明了汉字的伟大与不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至高的起点,至强的表现能力和所包含精妙绝伦之物理。
汉字是通天、达地、和人、关联万物最直接的光缆,是储量无限的内存,是极其简洁而又随时可以适应万种情态的完美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