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道养生五法

(2015-10-25 22:14:04)
标签:

佛学

道家儒学赵明生三学

文化

五行理论赵明生

养生五法

分类: 随笔

大道养生五法


                                大道养生五法

近年来,有关各种养生的方法不断出现,让世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今天,本人特推出一套大道养生五法,愿给各位带来一份健康与快乐。

所谓大道养生法,就是依照天地人合一的宇宙法则,按照阴阳五行原理,从天道、物理、人体三个方面入手,将生命的本质特性与事物的属性进行对应,从而达到健身强体,平心和气,顺道修德之功效的一套养生大法。这是本人几十年来研究生命与天地间的关系所得,道理简单,功效非凡,非常适合大众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

首先,这几个观点想来应该都能为大众所接受,一是天地人合一;二是人体是另一个浓缩的小宇宙,两个宇宙的组成与本质一致,相互影响;三,万物均分阴阳,阴阳平衡是宇宙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万物相互依存与生成的基础;四,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制、相存;五,厚德载物,命由心造。

根据以上原理,我把生命的养生分为五个层次,依高低顺序分别是心养、气养、时养、食养、药养。

   心养

所谓的心养,就是要始终怀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用一份仁慈宽广、无私助人、善良诚挚的心去对待万物,对待周围的人事,这是生命最根本的养生大法,也是生命永远保持健康的最重要保证。

过去我们一般都认为身体的病痛是因外在诸多原因的不适而引起的,如饮食的不当,睡眠的不好,环境的恶劣等等,其实,这都是我们看得见的因素,而真正的病痛其实首先都是由内在的不适而引起的,心便是生命内在最根本的主人,是因为它出了问题,才带动出肉体一系列的毛病。先心后身,这基本上是病痛的所有原因。为什么心会引起肉体的不适呢?这就需回到天地宇宙的构成上来理解。

我们知道,天地本是非常平和圆融的,也正因了这一特性,才会诞生出万物,万物也才会在宇宙间安和自然地生存。但是宇宙在诞生万物的时候,同时也为它们带来了一颗与宇宙一样纯真的心灵,或者叫灵性。这个灵性主宰决定着万物的本质特性与外在表相,如形状、颜色、大小、质感、属性与构成元素等,恰好,这个灵又与人这一特别高级的生命体内的灵性是一致的,相同的,也就相互对应与影响,它们经常相互在一起,按照同性、同类、同形、同色、同体相吸或相斥的规则进行着种种亲密的往来,也自然地将它们所携带的不同能量与信息进行交换,自然地也就会影响生命体的健康与否。如果把事物的本性也给起个名字,叫它物心,那物心与人心也是紧紧相关联的。自然的,也与天心相吻合,于是,这三心便成了天地人三个层面事物相互影响作用的主体而一刻也不再分离了。

天心是绝对纯美的,光明正大的,无一丝的阴暗,无不圆满。天心也可以叫它道心,即大道之本心。它诞生了宇宙,支配着万物,也融和运化万物。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心也是那般的善良平和,纯真不瑕,那么,它便自然与道心相合,天地的巨大能量自然也会与之相通相融,那生命便会如宇宙一般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相反,则孤独可怜,无助沉寂,非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一旦当肉体出现一点不适时,心灵的巨大能量不能发挥出来,病痛便会肆意放纵,任意横行,这时的身体便难以痊愈。

大道养生五法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心怀仇恨,对事不满,待人苛责,总有抱怨,时间一长,种种恶气恶意便会积攒下来,当身体遇到不好的环境与条件时,它们便趁机而出,作乱造反,把我们的身体搞得乱七八糟。而每当这时,我们再怎样用好的药物,再休息疗养,再吃多好的食物也无济于事了。心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只要它处于平和积极的状态,便能把种种病魔及时杀死在萌芽状态,而精心地保护好它自己借以依存的肉体。心灵对这个由皮毛骨骼组成的肉体也是非常的爱戴与忠诚的,肉体稍有不慎,它都会随时出现,及时救护。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心灵属阴体,肉体属阳体,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而牢固的,一旦发生分离,那便是死亡。

所以,心灵对肉体的保护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有了它的呵护,一切病魔均不在话下。

如何才能让心灵永远忠心尽职呢?得让它时时处于一种无比喜悦与平和的状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保持一种平静自然,开朗活泼,纯真善良的状态,这一状态的出现,最好的是怀有一颗为他人服务之心,去奉献大众,热爱万物,和谐社会,这样的心灵才会积极努力,并且得到天地之大心的全力支持,肉体一有问题,它便会马上出诊,而且一般是灵到痛除。更多的时候是病魔根本就无机可入,无位可生。所以,有人说,快乐喜悦之心情是世间最神奇而灵验的药方,它能医治天下所有的疾病。这句话真的说到问题的点子上了,一颗快乐健康,积极向上,开朗阳光的心态价值无限,能量无穷,真的可以预防及治疗世间的多种疾病。
   
如果把它再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的话,那就是圣人们所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就是去掉种种不好的过分欲望,从而让心灵永远纯洁无瑕。“身心交养,养心为主,养身为辅。”身体永远是第二位的,心才是主要的。“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平时不要把心放得太散乱了,不要有种种贪念,要多读古代圣语,时时守护住那颗先天纯美的心灵,要明达事理,让心更加明亮。“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养,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要学会放下,看开,该舍则舍,该丢则丢。具有这样境界的人生,才可真正把心养护好。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心身自在。”“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这些话,一点也不差。“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心如果也似大道这般,全力于天下的话,哪还会有疾病出现呢?这也是《道德经》里说的厚德载物。如何才有厚德?荀子告诉我们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又有古语曰“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如何养生,其实古代早就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只是我们没有把它拿来放到养生上而已。(节选)


大道养生五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