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岢岚的真味一一书写(三)
(2014-10-17 12:44:56)
标签:
健康岢岚县家乡赵明生诗歌美食 |
分类: 现代诗歌 |
糜米捞饭
糜米焖酸饭,那是河曲的特产
岢岚人正气纯,沟梁豪迈
大地蕴藏什么,生命就滋长什么
糜米是五谷之一,居于黍前,耻于麦后
东山上的糜子,产量高过西山的谷
岢岚收留也爱养活逃荒来的众多穷人
穷人有糜米吃便开心,二妹妹不嫌三哥哥贫
几勺勺挖来,一颗颗尝,那日子过得也很清亮
有社便有了稷,祭社坛,用稷品
一碗糜米水洗过,火煮过,气蒸过
金黄的外表,洁白的心,稷是它的别名
每一粒都敬献天地神灵,五谷就丰登
身心在开水中洗礼,捞出便成饭
团成团,揣在衣袋上路,盛进饭钵下地
大热的晌午,手端一碗捞饭,就两筷子咸菜
上面加一勺菜胡胡,吃得猫也叫狗也欢
糜子耐旱,磨成的面也粗沙似土
糜子特能抗瘠薄,再少的雨水,再陡的地
糜子不会断苗,根深深地向四周扎下
结出的颗粒万万千千,一穗一穗的沉重
二道糜子碾三遍,
万千古民把它作为朴实无华的象征
所以,它遍种在红军东征的艰辛路途
它随着成吉思汗走向遥远的欧巴大陆
岢岚是个好地方,从延安来的主席记忆犹新
这里高坡上有一片片的糜子,糜子捞成的饭
养活了革命,也养活了我的祖先及兄弟四人
软米油糕
油糕是软米做的,软米也叫黄米
就是硕鼠硕鼠专食吾黍的那首古诗
古诗很风雅,民歌很婉约,更直朴
米酒油馍木炭火,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
坐在炕上的不只是回延安的诗人
还有东南西北的游客
岢岚人待客不会说话
只一盘既甜又绵的热油糕
让你吃得鸡鸣五更不知身处何方
油糕金黄,色泽诱人,绵软适度
能拉长小孩的舌,沾掉老人的牙
嚼得久了会流出一串串的口水咽不下
最数西川的软米精又细,内包红糖
外皮起泡,酥松润滑,馅软味醇
说是穆桂英大胜辽兵犒劳将士
又说是佘太君挂帅出征充战粮
还道是薛仁贵征西,三箭发威定天下
形胜之地,养生福址,胡麻油炸黍米面糕
香气浓溢,直冲云霄,缭绕九天仙花坠落
岢岚人吃糕就是过年,过年的岢岚油糕
可以从冬放到春,由秋再保存到盛夏
这是乡民千辈的绝活,千天千夜的佳酿
冷水浸泡,入笼蒸熟,乘热揉合,晾胚切片
纯手工制作,一气呵成,全武力的干活
只待个个福气饱满的素糕一入滚烫的油锅
一声滋响,人间最真之烈香顿然扩充十方八界
沉醉一切过往的生命,赶牲灵的骡子停下来
二妹妹的毛眼眼睁开来,阿宝的想亲亲响起来
大汗淋漓的汉子便成了天地之英雄,豪迈万千
大烩菜,炖羊肉,蘑菇汤,没有了香香的油糕
那便不是岢岚的山,不是漪河的水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捞饭饿断腰
软米油糕是岢岚的定神针,耸立的宝塔顶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了油糕,大西北会倾刻失重
圪和饭
在省城叫和子饭,三晋大地的农家土饭
稠稀一锅,南北通吃,老少皆宜
制作方便也简单,老百姓的吃喝
不需要那么精致讲究,顶日月,披霜雪
秋来冬逝,或饥或饱终是吃不够
蔬菜,小米,面条,番瓜,鸡鱼虾
氽羊肉,煮红薯,香椿芽,再下一把新黄豆
油煎葱花带野韭,莜麦鱼鱼马铃薯
捞尖,拌面,豆面,加上半勺老玉米
几滴老抽,一撮咸盐,胡麻芝麻漂香油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软硬搭配
不论荤素,岂管颜色,和中有食神
岢岚的圪和饭最为朴实,莜面山药是其主体
豆角泛绿,青菜显白,红红的萝卜脆个生生
早一碗,晚二碗,春耕秋收浑身有劲
有月饼是干饭,无馒头就啃张山药饼
小米有精,蔬菜调胃,莜面养身又耐饥
三打一和搅,南北河川的品性全化于心底
万物合于一锅,阴阳互为一身
说是食物有相克,谁料苦辣酸甜不分彼此
五气归元顺其自然,至善岂有分别心
不要说山村落后,食物粗简,胡吃乱做
原来至理哲学在舌尖上诞生
和,是岚山特有的山风带来的歌吟
和了便顺了,顺了便有了富了
岢岚的圪和饭符合华夏九州的口胃
岢岚的水土把古今的铅华一一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