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之九 雅鲁藏布大峡谷见佛(上)

标签:
达摩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赵明生摄影佛教旅游 |
分类: 随笔 |

“在号称 ‘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记得去年的一个晚上,坐在写字桌上的姑娘琅琅读着这么一段文字,那稚纯的声音字字清晰,声调抑扬顿挫煞是好听,再一听,原来是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正是介绍那片高原上的一个著名的风景。正在电脑前写作的自己不由得停下手,静静地思考着。西藏、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布达拉宫……一幕一幕的,过电影一般接连不断,却没有一个清晰实在的印象。如梦里云处,一切都是那么得水墨色彩。
前不久高考复习快要完结,老师们商量去西藏的时候,我首先声明,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去。
“啊呀,不行,你看,海拔四千多米,你能受得了,我们可不行。”领导有些不同意。
“去西藏不去大峡谷相当没去。四千多米算什么,那大本营不也就四千多米嘛,人家各种动物还在哪里生活得可自在呢。”
“只一个大峡谷就六百多块钱,出游的成本又高了。”
“不去你终身遗憾,不信,你试试。我们去,你就在宾馆里呆着吧。再说了,这些年来,你赚下那么多钱干吗?不去,你会后悔的。”
“你不是说过,去西藏主要是拜佛的。看那大峡谷,我们这里就有的,你说那太行大峡谷怎么样?”
“佛哪里都有,看山与水也可拜佛的。太行山那算啥谷?知道吗,雅鲁藏布……雅鲁……藏布是……”我急了,说不清了。因为我只去过太行大峡谷大,却不知道为什么叫雅鲁藏布。
马上到电脑上去查:“雅鲁藏布就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知道了吗?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就是从那个世界最高处,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流下来的,这是真正的天来之水,看到这水,就可知道最高峰的本色了。去,一定得去。不管花多少钱。
“如果去大峡谷,景点就少一个,你们看吧,是去哲蚌寺和孜珠寺,还是去大峡谷?”领导放话了,主意大家拿。一番民主讨论后,我的决定占了主峰,于是,雅鲁藏布大峡谷便写到了旅游合同中。导游小姐的笑便如格桑花一样的灿烂了。
“赵明,你上当了,看那小姐笑得,肯定是去大峡谷比去寺院赚得多。“有人打趣道。
“是吗,我乍没看到?“哈哈,管它呢,能去大峡谷,我笑,小姐乐,利他又利己的事,何不为也?

在回家的路上,又想起这件事,又想起我曾说过的那句话:佛哪里都有,为什么一定要去寺院里拜呢?是哪,为什么整日学佛之人一定要去那么偏远的地方,花那么大的精力呢?当然,和西藏人相比,我们这次去西藏拜佛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算啥辛苦。有飞机坐,有火车乘,有汽车路,有导游带,即使去那距拉萨470公里的林芝地区,也是一路风景一路欢歌,中途还有饭店,有景点。那虔诚的藏民呢?都是徒步,有的甚至是一步一长头,身上没有水,没有干粮,没有人相伴,没有房屋可居。冬雪里,夏雨中,黄沙时,烈日下,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那么得执着不懈,朝着一个方向与目标,为了一个信念,可以把全部财物丢弃,可以把最后一点血液流尽。想到一个真实的事,说一位信徒在前往扎什伦布寺的路上,由于饥渴与劳顿,身体越来越弱,但他还是顽强地坚持着,最后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时分,他再也站不起来了,在快要离开人世的那一刻,同伴们都为他伤心,他却笑着说,这样离开,我很高兴,也很安慰,因为我离佛祖更近了,能死在佛祖的身边,是我终生最大的幸福。
说实话,我为这样的信徒的这种精进不懈的精神感到震撼,但也为这样轻易地把可贵的生命中止而感到无限的遗憾。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二者都选择呢?再进一步说,我们完全可以照佛祖所说的,一片真心是佛心,佛就在你们的心中。从自我中去寻找那个珍贵的佛性不可以吗?舍近求远,舍本逐木,这是真正的拜佛吗?佛到底在哪里?上一章里,我们说过,那个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人已圆寂多年,那个嘻嘻哈哈的和尚还没有降临,我们去哪里求佛?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已被历史掩埋,他的众多大弟子达摩、迦什等也都一一作古,观世音菩萨在浙江南海普陀山吗?谁见过?我到过不远处的五台山多次,从来没有见过文殊菩萨的一丝影子,就连人们传说的那个很是显灵的第五龙太子五爷,我也没有看到他的任何踪迹。那么,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信徒不远万里要到他们所信奉的山谷寺院朝拜叩头,敬香礼佛?

我曾经在五台山见过一个来自福建的礼佛团,一共二十多人,男女老少都有,看他们那一个个的神情,真的不压于伊斯兰教信徒到了终生向往朝觐的麦加。问他们是干什么的,有几个说是退休的职工。问来这里走了多少天,说一个星期才到。今天能来五台山礼佛,是终生最大的幸福。他们不富有,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叠一元钱,走进一个圣殿,就往里面的功德箱里放一块钱,然后再虔诚地跪下,叩三次头,起身,退着身子出来。看到那座大白塔时,全体人员都惊叹着,然后一起下跪,叩头,有的还好长时间不起身。那情景,与我们到了西藏看到的那些虔诚藏民的行为没有两样。人的信仰一旦建立,那力量是无以伦比的,是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惯有的行为和精神风貌的。如财物、名利,家庭都可放下,有时甚至是生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力量会越来越强烈,越强烈越是执着,直至把生命的本质找到,让自己回归至他所期盼的那个至美的家园。
于是,南面的来北方的寺院朝拜,东面的到西边的庙宇敬香,于是,东南西北中,神州大地便建起了五尊顶天立地的大佛:云岗大像、乐山大像、南海观音、灵山大佛、鲁山大佛。但是,众信徒们还是不能满足,九华山上有地藏,峨眉山里有普贤,嵩山洞里有达摩,山东曲阜里拜孔子的人更是多多。非如此,他们的心灵便无法安寝。
而好多爱四处转游的凡生,外出旅游时,见到哪个寺庙便拜哪位大神,不管你上面坐着的是谁。求财的,要人的,讨平安的,哭泣着忏悔的,丢弃家庭的,抛弃工作的,夫妻分别的,赤贫如洗的,不一而足。整个中华大地,只要有人迹存在,便会有信徒出现,自然的,也便会有寺庙的不断修建。但是,这一切却全是自愿的,心甘情愿的。不似阿拉伯地区的一些国家法律就规定,每一位有经济和有体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负有朝拜麦加的宗教义务。所有穆斯林,无论是男是女,都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一生至少要前往麦加朝觐一次。同样,西藏在全国各地中,无论是寺院还是信徒都算是最多的地方,宗教的氛围无与伦比,绝对是世上一大奇观。据有关统计,现在全区有人口280多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6人,而目前西藏共有寺庙1780余座,平均算来,西藏不到2000人就拥有一座寺庙。在西藏,藏传佛教最盛行的时候,要求每个多子女家庭都要有人出家。十六世纪后,西藏僧尼最多时曾占到藏族人口的四分之一。一九五一年西藏和平解放时,西藏有僧尼十余万,占藏族人口的十分之一。而现在,西藏一千七百多座藏传佛教寺庙中,有住寺僧尼四点六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七;在八十八座苯教寺庙中,有僧人三千多人,活佛九十三人,信教群众十三万人以上。所以,有人说,中国人虽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信仰,但他们信奉鬼神,也相信佛道。平日里谈论随便,生活中也很是随意,可一进入寺院便不敢大声喧嚣,张扬放肆。一旦遇有大事,手足无措,心中发虚,六神无主时,便呼天抢地,去求神祈佛。即使是干坏事,都想通过佛祖来保佑。谁都知道,佛祖菩萨绝对不是丑恶的保护神,贪污犯的庇佑者,可是他们还是会去跪拜的。一遇寺庙,敬香下跪的还数他们虔诚。这已成为了国人历来难变的一大独特风情了。

这不,千里迢迢,信与不信的我们也一起来拜佛了。
那么,佛祖是不是就在西藏而不去内地?或更多关注西藏而忽略内地或全世界各地?
又想起上一章里说过的,如果以如来见如来,则非如来。不识诸法空性,就看不到佛陀的法身。见不到佛的法身,见个佛的金身塑像又有何用?《金刚经》里说得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知道了吗?“诸相非相”才是真如来,哪里有诸相又非相,哪里就有如来,谁能把世上的各种色相看成非色相,谁方可见如来。见了如来,你就差不多成佛了。
那么,什么是诸相非相呢?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雅鲁藏布江吧,再把这个问题纠缠下去,便又入相了,这又犯了修佛的大忌。佛法难求,我们还是从易得易懂的地方去求佛吧。都是凡生,便从凡情入手是为最妙法门。
先来看一则资料,虽然它无趣,却可以让人们增加一点见识。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看,这十大中,排名首位的便是雅鲁藏布。紧接着的四位又大都集中在西南横断山一带,与雅鲁相隔不远,属于同一纬度的地质环境,自然风光也相差不大。而排在之后的黄河、太行山和天山大峡谷,本人有幸去过,告诉你,震撼也有,但那感觉真的不一样。无论是宽度、长度、地质、历史,还是山水风光及有关的人文、动植物等方面,与之相比,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却又无法与雅江相媲美。雅江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也是独领风骚的。
先看看金沙江虎跳峡,又称“金沙劈流”,位于丽江玉龙雪山与中甸哈巴雪山之间,全长15公里,高差达三千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峡分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两岸如刀削斧砍,陡峭险绝。谷底狭窄,最窄处公有30米。传说有虎能一跃而过,因而得名,湍急的江水,如万马奔腾,夺路而出,流速达每秒6至8米。峡内涛声如雷,浪花飞溅,惊心动魄,景观惊险奇绝,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但是,与雅鲁相比,它的缺点也较明显,峡谷太短,景色太单一,层次也不丰富。
太行山大峡谷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到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为80%。是植物生长的园地,是动物生栖的天堂。风景区风光旖旎,景色奇异,汇集太行风采于奇峰涧壑之中,大峡谷内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峰、峦、台、壁、峡、瀑、嶂、泉姿态万千,号称“百里画廊”,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这里有浓荫蔽日、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心驰神往的传说。是峰的海洋,石的国度,洞的世界,水的宝藏。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鬼斧神工,使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看完上述动情的描述后,也许你会产生无限的遐想,特别是被那雄奇的北国风光所吸引,我告诉你,如果你处大西南,你完全有理由专程来北国山西看看这巍巍八百里太行的壮丽景观,如果你地处平坦中原或绿色南国,你也可以来这里感受一下黄土层危岩的雄奇内涵。因为它是我的故乡,所以,文字不免夸张了一些。可是,它的湿度不够,景色的层次性不丰富,河水、流泉、瀑布等相对也少,树木与野草的面积根本无法与雅谷相比。所以,说一点,你就是走遍了大江南北,沙漠草原,你还得去雪域高原看看雅鲁藏的山与水,因为,它是天下赐予我们人类最为神奇的一个礼物,也是上天特别为我们这些相信神与仙的人创造出来的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雅鲁这里的山与水是人间相互结合相爱相伴相随相知相合的一对龙凤胎,地球上灵气最足最多最纯最灵动最丰沛最容易为人感知与相融为一的一对灵性异物。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宏大伟岸的自然风景区能把天之灵,地之魂,人之性合成如此高度统一的圣洁仙地呢?
而这,才正是我们想要追求与得到的。不信?再看世界其他有名的大峡谷,是不是都有这么一个特征:灵气、仙气、秀气略显不足,霸气、雄气、呆气又有多余?

东非大裂谷:"亦叫"东非大峡谷",裂谷宽约几十至200 公里,深达1000 至2000 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 ,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注意,是伤痕,而非人体彩绘的优美图画。
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446公里。峡谷顶宽6至28公里,最深处1800米。谷底两岸的宽者小于1公里,窄处仅120米。从谷底至顶部沿壁露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期的系列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故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清楚了吧,最为出名的却是它独特的地质历史。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长达496.3公里,险峻幽深,侵蚀下切达5382米。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内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完整的地方,这里麇集了许多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由于这里高峰和峡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高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奇观。其次,大拐弯峡谷是由若干个拐弯相连组成的。峡谷北侧的加拉白垒峰也是冰川发育的中心,其东坡列曲冰川是一条大型的山谷冰川,从雪线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2850米。
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坡,有卡钦冰川,长达33公里;帕隆藏布上游的来姑冰川,长达35公里。它们都是我国海洋性温性冰川中较长的山谷冰川,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一带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

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使全球热带气候北移了650公里,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大的降水区,是全球抬升最快的地区。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又因为它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它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具体数据为:北起米林县海拔2880米的大渡卡村,南到墨脱县海拔115米的巴昔卡村,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深1880米,长400公里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深3203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当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消息后,全球为之而轰动。而在这之前,尼泊尔王国推出了喀利根德格大峡谷,它为海拔8091米的阿纳普那和海拔8167米的德哈乌拉给日两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所夹持的谷地科尔卡大峡谷。但是,如果去过这三条峡谷再将它们作比较,后两者尽管在深度这一个指标上具有优势,而从整体上却均无法与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比,虽深邃超逾前者,但雄伟壮观却显不足,在科罗拉多大峡谷面前只能拱手称弟。而当科学家们发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后,科罗拉大峡谷又被远远地抛后了。于是,雅鲁,便当之无愧地被世人推为天下第一。

雅鲁江是我的最爱,也是天下所有仁者与智者的至爱。虽然它还有点羞涩,不时地在世人面前躲藏。但它的大度和气质,它的高贵和姿容,它的衣着和骨骼,它的历史和学养,却似艳绝人世的神妃,正悄然走出幽深广远的天宫,带着几许的微笑与尊严,透过那层层迷漫的云雾,一步步走来,优雅多姿地面对我们。进入它绚丽多彩的怀抱,我的身心便没有一丝的遮掩与局促,同事们也放下了这些天来时时提着的心,吊着的胆。他们说,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不用再去想呼吸,想看什么都有,不想看什么它还有。
从拉萨去雅鲁大峡谷,需要路过林芝,走起伏弯曲不断,闻名全球的川藏公路。这是一条完全可以与青藏公路称兄道弟的朋友,一南一北,开辟了两条通往神秘雪原的通道。如果说它们有所差异的话,那便是一个在高原起伏的峰间穿行,一个则在深山幽谷里蜿蜒;一个是天上飘来的哈达,一个是地里升起的经幡;一个是宽大高原腰间的五彩的束带,一个是裙下随风而起的饰缕。为了西藏这位高贵的神人,它们全力以赴,不畏艰难,翻山越峪,跨河穿河,一起从各自不同的生命起点,共同奔向那个祭祀的高台。在哪里,有平原与草地无法蕴含的人生真谛,更有世俗与凡尘不能理解的生命启示。

我们是半夜入住林芝的一家宾馆的,宾馆环境优雅,四周树木葱茏,温度适宜,一个美梦还没来得及做,便又顶着点点星光起程了。当时是五点半,早饭是宾馆给带的,虽然只有一条黄瓜,一个面包,一盒酸奶,但是人们却没有感觉到一点饥饿。走出幽静的宾馆大厅,抬头看看蒙蒙的夜空,有凉爽的风吹来,分不到方向,东方在哪里?雪峰醒了没有?我们身处何方?一切都没有答案,导游也困着,车上没有多大的声响,梦里梦外的风景把人们都给泡得快要麻木了。但是,四川籍的司机却清晰的很,他知道那条大江的流向与归宿。他将把世上最为美丽的景色展示在我们面前。四十多岁的人生走过了川藏各个地方,方圆的脸庞,细小的眼睛,诚实却不讷木的笑,一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与人生未知的常识。一天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驾驶,让车上的每一个人都略略感到几许不安。
“要不,我替你开一下吧,姜师傅?”车上有人有这个技术的。
“不用,能行。放心吧,雅鲁藏布江一定让你们早早地看到。”
于是,车内一片的安静,没有人唱歌了,也没有人打闹了。窗外的一切都是黑黝黝的,分不清高山与大河,也不知道哪是远树,哪是近草。多想看看雅江的日出呀。那该是一种怎样的风景呢?前几天起个大早去纳木错时,在路上,在摇摆不定的车上,还抓拍了几张拉萨的日出,可惜电线太多,房屋太紧,不是理想中的景致。再便是前一天去林芝的路上, 一大早路过拉萨河,只拍到了河面上那粼粼光波与细碎流水的组合。如果再拍几张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日出,那该是何等惬意的一大美事美景?日出是生命第一次放射出来的最纯美的光华,也是冲出层层黑暗,最初迎接新生的第一声嘹歌,它带着天地另一半的希望,与世界那一面的笑容。对它,世间的生命没有一个不怀存敬意与爱恋的。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通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夜幕很重很厚,把我们的梦都给压得沉沉的,不能大声喘息。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只有车窗外蒙蒙的房屋不时闪过。启明星在哪里隐藏着?绛红色的云彩在哪里浸泡着?无数的神山与河流的主管者又在哪里酣眠?万里之外的我们来朝圣,神秘的主人却不给一点指引和接待,难道疲惫的身心只有昏昏欲睡?睡就睡吧,养足了精神才可以好好地爬山越沟。于是,便静静地入睡。
猛然,想起了禅宗中的坐禅。说一些修行者在悟道途中苦苦寻求却总是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生,外界的各类信息总会通过种种方式传入脑中,进而干扰心性的宁静,那个有意无意是真意的妙门总是不能找到。于是有法师便告诉弟子们,专门挑那昏昏欲睡的时刻,在经意与不经意间,睡与非睡之时,醒与不醒之际,有我无我之隙,去体悟真我的本相,或寻求那个妙空真有的境界。所以,睡觉便也成为了禅宗里的一个法门。在强大的体力劳动之余去打坐,效果也很不错的。释迦牟尼当年就是在饥饿困乏到了极致时,静坐于菩提树下而忽然开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