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之九 雅鲁藏布大峡谷见佛(下)

标签:
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隆藏布江赵明生西藏摄影 |
分类: 随笔 |
据此,中国又有人大胆设想用酒来作辅助进行入定,在喝得醉与非醉时,感受无我之境。如晋朝的“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据说便是一位真正的修道高手,最拿手的便是借酒寻我,即借假修真。”,你看他的醉酒真的是与众不同的,“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也才有“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内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进我的裤裆里来?”这样越凡的思维。告你,这便是修寻假我,抛弃诸相的一种大境界。在常人眼烂醉如泥的情形,却是他入定的极佳修炼状态,那一醉几个月的情形,其实是他进入了大定的特有表现。那感觉真的是如入天境,如登仙山,美妙无比,比现实生活中所谓的幸福感不知强多少倍。而无知的我们却根本不会知晓其中妙境,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整日无所事事的高人异士,只会放纵的酒徒醉鬼来看待。
现在西藏的好多高山幽谷中,就有许多这样的高人,平时里与常人无异,适当之时,便远离尘世,到深山里选一适合自己的修炼场所,坐在那里一定几个月,不动不行,不吃不喝,如岩石一般,任凭风雪吹打,而身体却不会受损。身心却可达到一个绝妙的神界,有时,还会使真我显出。这是真的,好多人不相信。因为他们不相信入定是生命的一种特别的存在方式,认为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而不在于静止。殊不知,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不是上跳下窜的猴子,而是缩头缩尾的乌龟。佛经里说: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庄子也说过“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古人不也很是相信 “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修养行为。不是吗?“静能生定,定能生慧,慧能生智。”“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延乎答问录》说得更清楚:“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路出?须是静,方看得出。所谓静坐,只是打叠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即出则心下愈明静矣。”为什么会这样?《素问》里解释得明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的,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
如何定?戒。如何慧?定。在佛教里,戒、定、慧三者又是修佛寻真最基本的一个规律。一分为三,合三为一。三者互为依靠,缺一不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戒贪、嗔、痴,定一心一意,慧达三藐三菩提。亦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分别对治人的贪、嗔、痴三毒,最终可以解脱烦恼、究竟涅槃。特别是那四禅八定,如真的做到,凡人定成真人。对境已入定 心在看时亡。佛法难求,其实也好求,三个字便把它的全部内容与方法说得清清楚楚了。只是我们不愿意下苦夫去做罢了。我们还有好多事要做,如工作,如职称,如名利,如家庭与七情。
不,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为遗憾的是,人们还不知道,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由低到高分别是肉身、化身与法身。肉身可见可感,有大有小,有生也有灭,是短暂的,一时的,故佛家讲它是空的,假的,是假我。化身是灵性的聚合体,也是功德智慧的聚合身,时灭时生,来去无踪。法身是本觉自性,无始无终,无漏无为、无生无灭,遍一切存在,充满整个宇宙,它才是真正的那个永恒的我。多少年来,我们大都被眼前的这个实实在在的肉身所惑,认为它就是生命的全部与本质,所以,把它看得很高、很重要,殊不知,三身中数它低下了。而法身因为它深藏于二者之中却又幻化无穷,所以一般人对它很是陌生,有的甚至并不承认它的存在。可是,真理毕竟是真理,好多大德高人知道了这个道理,并且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它的本来。于是,开悟了的释迦牟尼便开始传受世人佛法,告诉低俗的世人,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什么是大我,什么是小我。还有我们中国的老子,也是悟出了大道与真我的关联,才对世人说,大道无形,静极守拙。进而才有道家的性命双修,明心见性这一共同修炼法则。这里的性,便是先天之真我,而非男女之性。愚笨的世人却总是看不见,不相信。
有句古话说得真好,就是所谓的见山是山,看水是水。知道吗?为什么后来会出现看山不是山,观水不是水及第三层的看山还是山,观水还是水这样高深的世界观?这是因为观景的人的精神层次变了,灵魂的地位提升了,他们是用最真最纯的灵性透过实实在在的岩石的山和流动的水去感知,经过一段长时间努力,感觉到了山的本来与水的本相,知晓了山水中所深藏的生命或宇宙的真相,却山水的本我了。注意,山水的本我不是山水,而是它们所依存的自然原始的灵性之命。如果对照上面所说的三身,正好很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这一秘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现呀,简简单单的三句话,便把生命的本质给说透了。可惜的是我们还是不肯相信这一真理的存在,所以,看山水就只是为了看山水。却不懂为什么青山绿水之中会深藏着自然最充沛的灵性。
那么,我们将要去看的雅鲁的山与水是不是也有如此深奥的哲理呢?这普通的山水里到底隐藏着何等丰富而深邃的生命奥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大侠浪漫之余难得的这一次静心观山,以至于到了那相对而忘言的空语地步,那是一种怎样美妙的神境?在那种红尘人间少有的神游中,他的灵魂超脱了吗?超脱后又到了哪里?是不是又重新回来了他谪贬的天宫?“采菊南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老陶一心采菊,忽然间抬头见到了那悠悠南山,顿时,他的心与南山达到了何等的融合,山之神韵,飞鸟的闲情瞬间激发了他怎样博大的神性灵彩,进而便有了蔑视五斗米的豪情?“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看到了吧,古代的那些大文豪之所以能超越众生,笔下生花,其中一点便是他们与自然无碍的神交,心灵的至合。
有一个道理我是相信的,万物皆有灵。不说那无穷的动物,单是这些众多的植物与山河也都有各自的生命结构的。灵与灵又最容易互为交通,它们之间的对话与交融绝对不是我们这些凡夫所能理解与知晓的。而高山大川中的灵气又是世上最为丰满的,也最易为人所接通。这灵,便是空却非空,有我却又无我,不能执着去寻求,需用心却又无法使劲,可是又不能半途而废。需在放松的自然状态下感受,要在有意无意中去对接。而对方在哪里?不知道。或是那块沉默的岩石,或是这株枯黄的细草,也可能是远处掠去的那群飞鸟。也可能就围聚在这飘来荡去的墨云里,紧紧伴随着我们的左右。
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便是通过这里的山与水来体悟一下生命的最真与自然的我是如何交融如一的。上面说过,这里的灵性是世界绝无仅有的,独一无二的。因为这里的山真实得如宇宙诞生之母体,这里的水清纯得如天界的瑶池。它们天衣无缝的自然结合又是一处人间少有的美妙境界。
车在颠簸,路在延伸,天空在渐渐发亮,与那最美的山与水的距离在一步步靠近。乘机静坐一会儿,虽然不能入定,却可得到片刻的安恬,在这一短暂的宁静中思考一下有关山水的问题,也算是正式观赏前必做的一个功课吧。平日里太忙的我们也只能如此了。也难得如此。
到了,穿过一座三百米的公路桥,我们的眼帘一下子被拉到一个巨大的长形峡谷中,蒙蒙的云雾布满整个山涧,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轻巧地点缀在宽广的绿色山谷中,较为宽阔的地方那里早停着几辆旅游大巴,海拔2880米的米林县大渡卡村该是我们游览雅江的起点了。下了车,一股清爽的空气扑鼻而来,胸中一下如服了无数粒通气大宝丸,刚才沉闷的心情便全部释然殆尽。与前几天相比,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氧吧,任你自由呼吸吐纳。天空是灰色的,濛濛如牛毛的细雨把游人们的花伞一把把洗得干净异常。石头砌成的二层藏式房屋错杂其间,都是不染丝尘。蓝的顶,红的窗,白色的经幡把绿色的世界与五彩的生活组合成另一种风景,一个有了活力,一个有了依靠。用大小不同的各色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平坦也弯曲,色彩迷人,走上去很是踏实,更浪漫,如步入一个崭新的世界,陌生也熟悉。小路两旁是高达半腰的草木,人工剪出的,整整齐齐,其中更有一些野花,开得不管来客的脚步如何得急促。石缝间的小草很顽强,也是鲜嫩,翠绿的,没有一点灰尘。墙上、屋顶上堆着的玛尼石一个接一个,通过它们的缝隙,可看到对面山上的树木,一色的绿,与灰白的石头相比,如隔了几代的祖孙,亲是一家,却又稍有差异。四面都是高大的山峰,宽宽的河谷又把它们远远地隔间开来,穿梭其间的缕缕白云拉着层层雾蔼把我们的视线挡得有缝无空,总是看不清对面山上的真实颜色与丰姿,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多近。只是脚下深谷里传来的流水声不断,哗哗哗……透过河谷一直传入耳中,让你的大脑不得不去思考,那流水有多急,那水潭有多清。这里所有的藏民个个精神倍足,一脸的笑,都在忙碌着接待今天早早到来的第一批游客。“谁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看雅江与观华山的日出一样,没有不在半夜就出动的。
上厕所,领门票,转购物店,然后到一个大的院子里排队,等候景区里的观光车。二十人一车,坐满了才走,否则会亏损的。再遥远偏僻的地方,只要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有的做法都会统一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一个什么都要统一惯了的国度,稍有不同便会让某些人寝食不安的。门票收你多少没商量,你的车不能走我的路,否则,那买路钱如何去收?虽然这山是上天所赐,河是大地所予,人人有份,可是,路却是我独自开的,所以,这里的一切便都归于我的麾下。有钱包吃一切。即使这里还有佛祖与菩萨,有神山仙湖,但在钱的面前,神圣的也会转变成世俗的。这现象说来也无啥大错,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金钱的。这与景区的管理无关,与人们的需求无关,主要是与你的心态有关。观景悟道难道不需要花钱吗?放不下金钱,你便看不透眼前的这个世界。如此一想,心里又空了一些。在这空隙中,有老师买来几个热腾腾的包子,就着纯清的山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很香,比太原街头上的好吃多了。”
难道这里没有灵气的作用?满怀的不快全由即将开始的旅游而变得喜悦。半个小时后,云渐渐往四面扩散,山绿了许多,远处的江面上还有层层薄雾,但那层次却分明被划了出来。在崭新的旅游车上做导游的是当地一位非常年青的门巴族帅哥,标准的普通话,幽黑的面孔,时尚的发型,棱角分明的五官,让人心里舒服了许多。
发源于喜玛拉雅山北麓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杰玛央宗冰川的雅鲁藏布江,流经萨噶、曲水、曲松、米林等 23个县,在我国境内全长2057公里,流域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而我们今天只能游看其中的30公里,导游的话让我们大失所望。虽然我们只能观看它的一个小小的零头,但是这一段植被葱郁,草木峥嵘,雪峰与草原并列,蓝蓝的江水伴着四处飘落的白云,这里有原始的山村,有朴实的当地藏民,有他们种的田,养的牛与羊,更有数不清的世界上奇异的动物与植物,同时还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原始地质岁风貌。见一叶而知秋,管中窥豹,我们的人生很短,雅江的景色很多,能有这么一处迷人的景致供欣赏,也算是大家今生的一点福报吧。哈,问了一下这个导游的出身,原来是当地初中毕业后,又到拉萨的职业学校专门学导游专业。怪不得如此大方、得体还幽默。
“不伙子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吗?”
“外面的你们不是来这里看了吗?”
此话有理,幸福自由的生活本无一定固定的模式,生命中最大的希望有时就是一种心里的平静与满足。
左摇右摆十几分钟后,大渡卡观景台到了。台的下面立有一块天然巨石,上面放着六个椭圆的石头,石头上面写着红色的藏文六字真言。游人们纷纷与它合影。我则把镜头对准了对面远远山坡上高扬的那几条长长的经幡与几座破败的房屋。据说那是一个古堡。两匹马一红一白在绿色的草丛中悠然地吃草,一路白色的小路从中间穿过,几硕大的石头护在两边。再细看,里面已没有人烟了。观景台不大却很高,全用宽大的木板铺成,湿漉漉的。上面照例是一些小店铺,悬挂出售着当地的一些食品与饰器。站在由粗壮的木头做成的栏杆前,朝四下里望去,整个山涧一片的绿,中间由那条白色的大江把它们硬性分开,于是,这个世界便有了两个同体却不同格致的境界。一个是由一排排陡直的悬崖组成的钢铁巨人阵,一面则是由无数低缓柔弱的众仙女跳出的曼妙舞剧。而把它们拉到同一个演出台前的则是那些往来不定飘在半山的轻柔的云幔。一场人间大戏正式上演,台前幕后尽情观赏者则是我们这些匆匆忙忙的凡生。有啥不懂的了,自然要向导演发问。
“这时的云雾时时都是这么得浓吗?”
“这里的江水冬天结冰不?”
“那六字真言到底是啥意思?”
导游是真导游,手把话筒,一字字讲解开了:
六字真言在佛经里也叫六字大明咒,它本出自《六字大明咒经》,经里说:“何人若诵若作意‘嗡嘛呢叭咪吽’之明咒,能避免一切疾病之损害,并能从中获得解脱,清净一切业障,获得长寿,且受用财富增上。”
它们的读音分别是:嗡ōng、嘛mā、呢ņī、叭bēi、咪mē、吽hòng。至于啥意思,后人无法解释,我也不清楚,但我们从小就这么念的。它是一切密咒的根本,佛祖说过,它可消除六种罪过:愚痴、瞋恨 、吝啬 、贪欲、嫉妒、傲慢,念修六字大明咒有不可思议之功德。大家不妨试试。
念此咒千万要记住一点,信心,它是成就的根本,如果你对心咒功德怀疑,不相信,或者虽信但懈怠散乱,要想得大加持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车内一片的念经声。虽有无限的真诚,但眼睛却都睁着朝外看。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个地方的下面,名叫玉梅,别看它不起眼,却有一个温泉从岩石缝中沽沽涌出,热气蒸腾,直注入帕隆藏布江。温泉周围,花草茂盛,松、杉、楠、桦、柏木参天耸立,杜鹃花群落万紫千红。这时候你仰卧在温热的溪流中,望着一尘不染的蓝天白云,聆听着江水的歌那真的会成神仙的,到时你就不会回你们的山西了。
“那停车下去看看吧,我不想回太原了。”
如果你不想回看你的小妹妹我也没办法,只是前面的扎曲村寨你便无缘相识了。那里有世界第一大峡谷最壮观的景色,俯视雅鲁藏布江的马蹄形拐弯和帕隆藏布的直角形拐弯,可以眺望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和7234米的加拉白垒峰,在神山与社江中领略大自然在人间创造出来的最壮美杰作。
“那我就不管太原的那个小妹妹了。”车上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
又经过一个村寨,再下车观赏。古老的院墙,纵横的木栏,朴实的脸上没有高原红的当地村民,半山腰垒起的大大的曼陀罗玛尼堆,还是弯曲不定的条条青石之路,被雨水与雾气洗得干干净净。如此时我们的心室。所说这里的所有石头都具有灵气的,所以,把它们堆到一起,便是把灵气也聚到了一起。与它常期为伴,可以让我们身上的灵气也鲜活起来。原来如此,难怪有人说,西藏就是由玛尼石堆成的一座灵气十足的高原。
公路对面那一片片绿葱葱的油菜花是不是也有巨大的灵性呢?还有油菜地中那平地而起的几块巨石,足足有十几米高,几百吨重,黑色的岩体上面沾满了层层苔藓,旁边的野花朵朵娇艳。爬上巨岩朝对岸望去,天地成了一幅巨大的油画,高山危耸,雪峰点缀,森林密布,断崖横出,江水纵流,白云牵动,飞鸟翔集,光线明暗交错,景色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动静相宜,壮阔无际,气象万千,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与心灵的震撼。还有路旁的一棵据说有千年历史的大树,虬枝劲杆,霉点满身却朝气蓬勃,直立向上。
然而,最让人向往和到了后动怒又无法言说的,还是行进了将近半个小时后抵到的那个世界第一大拐弯。
扎曲村寨终于到了,前方的群山万峦一片的云海涛涛,与天相合为一,让你分不清哪是山峦,那是云端。而它四下的山谷河流却真切无比,真容没有一丝的隐藏,大方坦然,让你好好看个够。
“难看到南迦巴瓦峰顶的人是世间有福之人。”是导游又在忽悠人吗,还是我们的福分不够,今天来的不是时刻?7千多米高的雪峰,世界排名16的神山就如此错过了吗?
那还有加拉白垒峰呢?同样,它们都不愿意露出本来的目面。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原以为自己还算个有福之人,年过半百也没遇到过什么大的麻烦与灾祸,对佛与仙也很是向往,来西藏更是一往情深,为何到了眼下却被拒之门外呢?再看脚下的那个大拐弯吧,有它,次行也可以足了。
本为由冰川上的道道雪水融化而成的这世界上最高的河流,几经九折百曲,过山夺隘,穿越无尽的森林与茫茫的草原,也终将无法扎脱这群山的阻拦,在眼看毫无希望之际,实然一个信念陡然而生,一个希望从山谷升腾,屏气凝神,将生命的全部精气聚积一处,对着苍天与大地,一个昂首,一个冲击,奋力转身,怒然一吼,便毫不留情地拦腰切开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一个巨大的马蹄形急转之后,便诞生了一个巨大的峡谷。为自己的人生闯进了一条前进的大道。于是,这个世界便有了一个动人心魂的传说。
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时将弟弟杀害了后又将他的头颅丢到了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罚他永远驻守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他杀害的弟弟。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一窥。但是,内心还是愤愤不平,多少年来,一直用他特有的倔强表示着不可征服之高贵精神。所以,无头山加拉白垒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而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南迦巴瓦主峰,一起聚会和煨桑,那高空大风造成的旗云就是众神们燃起的桑烟,山顶上还有无数隐密的神宫和通天的道路。
怀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我站在观景台边的铁栏杆前,凭目远眺,期盼着与这位英武之神能有短暂的一晤。
阳光从高高的云端直射下来,身上暖暖的。树木森森,百草丰茂,一些细碎的枝叶上的水珠晶晶闪光。雅江还在下面奔腾地向前,不管身边的是非恩怨。“雷电如火燃烧”, “直刺天空的长矛', “天山掉下来的石头”。神秘非常的《格萨尔王传》中,到底如何描绘南迦巴瓦峰在门岭一战中的英雄形象?无头的山峰,隐藏的丰姿,永逝的河流,不屈的精魂,放下一切的佛法,到底哪一个才是我们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榜样?哪个才是真正的智慧与无畏的人生?
坐坐吧,真有点累了,寻佛的路真的不平坦。既然导游不再催促,那此时的我便可以全部交付眼前的山与水。就在身边寻一块平展的台阶,盘脚,深呼吸三口,闭上眼,放松,抛弃一切杂念,我与远方云雾中的那位默默无语的英勇对话,凝聚全身之灵,用世俗的真我,穿过山涧直爽的风与缠绵缭绕的云。
说,这几千公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走下来,你会感觉到它的十个大美:高大、雄壮、深广、翠润、幽彻、绵长、险峻、低矮、奇异、秀美。具体为:
高大:便是身边这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了。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气势夺人。
雄壮:
从空中或西兴拉等山口鸟瞰整个大峡谷,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大拐弯,南泻注入印度洋,其雄壮魁伟,无与伦比。
深广:
在南迦巴瓦峰与加拉白垒峰间,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围绕南迦巴瓦峰核心河段,平均深度都在5000米左右。其深度世界第一。
翠润
这里因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在1500~2000毫米之间,故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
幽彻
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且许多河段根本没有人烟,加上大峡谷云遮雾罩、神秘莫测,所以大峡谷林木茂盛,环境特别幽静深彻。
绵长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绕过南迦巴瓦峰后,还长达496.3公里,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56公里。
险峻
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大峡谷的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流速高达16米/秒,水流湍急,从接近大峡谷入口水面海拔2910米跌落到流出西藏自治区155米,只有500多千米的距离就跌落了2755米。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低缓
大峡谷最低处的巴昔卡,海拔仅有155米。为世界著名大峡谷之最。
奇异
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尾闾,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东喜马拉雅山脉南斜面夺路而下,注入印度洋,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的大拐弯。它不仅在地貌景观上异常奇特,而且又成为世界上具有独特水汽通道作用的大峡谷,造就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奇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至今仍保留着远古的风貌,有世界基因库之称。
秀美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秀甲天下,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这里的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无限的生命活力迸发出绚丽的光彩。
十大之美中,眼前之景基本全部囊括。一中有万,合万为一,以一代万。古人超常的智慧,至简的语言,好多时候我们是根本领悟不了的。
忽然想起佛教也有十大特点:它们分别是:一佛是人不是神,二佛是真平等者,三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四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五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六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七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八佛法是入世的,九佛教没有排他性,十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如果将雅江一一来对应不也很是恰当吗?一,眼前的山水是神不是石与河,二,众山水是真平等者,三,山谷不是原来便如此者,四,大峡谷里无无用之物,五,其他的山水也可为此,六,此山水不承认有谁创造,七,山水是随形就势的,八,峡谷永远在人世,九,峡谷不排斥任何外来的山与水,十,这里的山水都是自由平等的。
修行佛法要躬行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观这里的山与水也不同样吗?首先得交数量不少的门票,再次是遵守山寨的规定,如遇不顺,你得忍辱退让,如不精进便不会看到更美的风景,如不禅定,便不会有更大的收获,便也自然不会获得智慧。
一个是无形的高深佛法,一个是有形的雄奇山水,二者为啥能如此相近呢?难道万物主在创造它们的时候进行过对照,或是按照一个更大的规则进行了同样复杂艰难的精心设计?又想起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那句老话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原来是山里有佛,水里藏法,佛在山里,法在水中。故而佛法无比,山水无尽。猛然间,我想起那位苏老夫子与佛印打嘴仗的故事,心里一片晴空,大脑灿若光明,有洁白的雪花在纷飞,我明白了:心中有佛,眼前的一切皆是佛;心中有山,梦里醒中全是山。境由心造,事随意迁。想见英雄,你心中已有英雄。无缘会晤,只因你还无此诚心。所有世间幻变皆因内心意念而起,什么世界第一,举世无双,什么天下独绝,世上少有,什么惊叹震撼,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心里的一种虚假的意识在作怪。
有人说,他所看到的雪峰不像威严慈祥的佛祖,我要说山峰的外形是不像佛祖,但它里面就有佛祖。一个形似,一个神交,这是两种天地般同的境界和性灵。以貌取理,你将永远在理外。用神寻求,你便处处有神。如果怀有一颗真正美好的心灵看待这个天地,世界上哪里的山水都是绝好的山水,否则便都不是山水。心中有佛,眼前的雅江便是无数大佛的法身,它随时空变换,有四季更替,有云雾遮掩,有各种绝症的风光任意装扮,它最的真实的面目无法为世人看透,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不净,有纷纷扰扰的杂尘落于上面,只执着于所肉眼所见之肉身。它的化身与法身我们从来不相信,更不去思考。所以,在我们的眼里,它始终是有形有态的,固定不变的,隐晦不明的。一旦你没有那颗无相之心,无心之眼,你完全可以把沙漠感觉成湖泊,把枯草等同于绿野。世界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风景其实就是你心的高度与低度的性能。
诸相非相,但非相又是实相。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个大理如不入那种如神的妙境是根本无法解码的。南迦巴瓦,你就是一尊大佛,原本就在我的心中,不管你如何隐藏,都是那么得清晰。这不是夸张想像,更不是对外表虚妄的言说,这是生命本真的图景再现。那座无头的加拉白垒山峰似四大皆空的色界,隐藏的丰姿如有相无相之心,永逝的河流是精进不退之愿,眼前这那层层重重的云雾,便是遮挡在我心上的阴霾。如何挥去,见你本性,全看我自己的心能强大与否了。心之能量可以创造一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你就是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却又近在咫尺的一处最圣洁庄严的佛国,此时,身处灵台的我,正用这支精美的心笔把你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宫殿一庭堂一庙宇一祥云一花雨细细描绘。
哈,睁眼,起身,全身精神抖擞,神清意明。导游又在招呼他的旅客了。我不慌不忙走到车前,在上车的那一瞬间,回身一望,南迦巴瓦雪峰上的云雾没有了,天宇一片澄澈纯明。
你好,雅鲁藏布!再见,大峡谷。
201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