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刺激1995》中肖申克的自我救赎到《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中神鬼奇航的诡异与激战,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一直充斥于银幕之中。对自由的表现也一直是电影银幕热中的主题之一,那些追求自由的人也总使人难忘,使人热血沸腾——威廉·华莱士亦或贞德,亚瑟王亦或斯巴达的三百勇士,他们高呼着Free这样一个英文单词,在战场浴血厮杀,维护着家园、和平、荣耀与尊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和他们比起来,《启示》中拼命奔跑在原始丛林中的玛雅人,便显得势单力薄起来,当现代人开始登陆海岸沿线,曾逃脱了异族部落捕杀厄运的加夸尔只能坚定却也多少有些无奈的躲进更深的丛林里。是自保?亦或只是无言的反击?
尽管躲过了厮杀,过了厄运,坚持理想到最后,信念通常还是和死亡相关联:以什么样的心情活着或以什么样的姿势死去,尊严成为终极思考的必然。好像也只有通过死亡才能证明尊严的存在。
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百万宝贝》比起来,《深海长眠》中死亡的来临显然太过漫长和艰难——绝望之中,弗兰基可以拔去麦琪赖以生存的氧气管,而厌倦了生命的雷蒙却只能躺在床上靠向法律斗争争取死亡。面对这样的局面,即使写满整张DVD封面的奖项,也不会给他任何的安慰。
所以,雷蒙多次特写的眼睛里,只是放进了自己对现实生活感知:悲凉与愁苦,愤懑与绝望。这是麦琪无法体会的,也是杰克船长极力避免的。
当然,也不全是死亡,《心灵捕手》中心理学家和数学天才从对峙到互相坦诚,《女人香》里的中校和学生间相互的拯救,跟随自由的还有正义,有正直,还有温暖的理解和信任。这些始终是直指内心的尖刺,血液终会凝结在最前端。
银幕中的信念还曾在每个青春少年的心中铭了烙印,港片中还能深刻忆起的却也就只有嘴角轻扬着,亦或横了根牙签的发哥,在他的眼里,你能看到滚烫的永不言弃的友情——弹火纷飞中,射穿衣襟或流于体外的,只有诚挚的情谊——至于爱情,还是算了吧。
更少数一些,美国空军的征兵的宣传片《壮志骄阳》中,也看到了信念的影子,但所有这些,在国产电影中都是很少看到的,或者有,但拍的太主流,太规矩,太呆板,太献礼,太大片,拍的群众都不喜欢看了,我能记住的大抵只剩下一句: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
——是这么说的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