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北京】798的北京背景

(2006-05-21 22:34:00)
 
  2004年游走“光·音与光阴”,2005年畅听“语言与寓言”,2006年,我们架构“北京与背景”。
    这些,都与深藏在大山子地区的一个工厂有关,这个厂子就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如今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部落”——798大山子艺术区。
    2002年,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始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影响。
    闯进798纯属偶然,却也是必然。
    偶然是因为这天是第三届北京大山子艺术节“2006北京/背景艺术区系列艺术活动”的最后一天;必然,是因为,我必然会去到这里,不论哪天。
    这里是艺术的集散圣地,在全球文化浪潮袭来之时,798与北京城一起激情脉动。走过“江湖”,798时态空间”慌乱的建筑着“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川菜6号”与“七酒吧料阁子”传播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文化”,“西苑雅集画廊”有没有一杯“北京季节咖啡”?“3818库”是一个“空白空间”,“新锐”的“高氏兄弟”却在“果子SAGE”缝纫一件“百年印象”的标签……  
    在798里游荡,让我这个没有文化的人,顿觉艺术起来。某个房间,陈列着一架“飞鸽”牌大28横梁自行车,在老外拍照的空档,我上前端详了一番,发现,那辆自行车比我上学时的架骑新太多。感慨,现在的艺术也许已不再需要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车间文化也能彰显一种城市生活。
    还比如三里屯,比如什刹海,当这些毫无历史含义的地方更多以人文文化立足现代都市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想到一些新的城市主张?
    同样在这天,在浅绿色草地中满身贴满眼睛守侯的男子与茫然伫立在钢铁框架与红墙夹缝中的女子给我视觉与心灵莫大触碰,一直觉得“艺术”离我们这些劳苦大众远了些,直到穿行其中,才觉悟:“艺术”不过就是心与梦的完美组合。当你的心愿与梦想被完美显现,你就是艺术。
    而我,背负心灵的枷锁与梦想背道而驰,艺术人生凸显崎岖坎坷。
    城市的灯火已然璀璨,从798的北京/背景出来,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我步行在安定路与建安东路的交叉口,一驾马车从我身边疾驰而过,在我们村都见不到了的玩意儿,却出现在北京的街头!浪迹天涯的感觉,立马油然而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