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鱼为
鱼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037
  • 关注人气:6,8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北京】夜奔牡丹园

(2006-05-24 16:51:07)

        来北京近半个月的时间,除了投简历、面试,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街上转悠,北影、什刹海、烟袋斜街、三里屯、798、潘家园、大栅栏、王府井……但凡是我能想到的地方,都要去看看,当然,收门票的地方除外。
    我一直巨讨厌那种明码标价的景点,跟花街柳巷中倚栏卖笑的姑娘似的,除了钱色交易,感觉特没人文关怀。我更钟情的,是横冲直撞的自由与暮然回首的,惊艳。
    “这厢是梦梅恋上画中的仙,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殒碎。”汤显祖的一出《牡丹亭》让我对牡丹爱的很深很远很古典。
    所以,我宁可蛰伏一整天,在晚饭后,直奔牡丹园。
    有时候,我更喜欢像这样,在夜色中出没,那些被光线束缚了的情绪,在路灯下,肆意奔放。而小月河畔的路灯,恰好是那种散发历史与风尘感的昏黄。
    金色夕阳如一柄璀璨的利刃,以破釜沉舟的气势,直刺大地的胸襟。
    钟楼与鼓楼的时间停滞在七百年前,七百年的烽火狼烟,已如过眼云烟烟消云散,元大都破败的城垣遗址已改造成公园,走过城市的中轴线,还有什么是念念不忘的眷恋?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横跨朝阳与海淀,小月河蜿蜒其间,在月光下,唱一出双城之恋。在木砌的码头边,一声悠扬的二胡,拉开夜的暮色,沿着河岸,私奔的脚步,迈出一股元曲的韵味与风范。
    走过一座红色木桥,桥头有柳,桥上有风,风中有人在看风景。曾被黄色尘沙吞没的山坡已一碧千里,镶嵌其中的石阶却沾染了现实的尘,海棠花溪的海棠也花开似锦,只是不知道,远处,那牡丹园中可有一座牡丹亭。
    美梦中的柳梦梅轻折了一根柳枝,小径旁一株馒头柳正在风中招展,牡丹园的牡丹开成灿烂的天,牡丹亭的爱恨缠绵,是否还在今天纠缠?
    而在今天,牡丹园里纠缠的是同性之恋。回来的路上,朋友告诉我,这里已是同志的聚点。耶!想那杜丽娘看到这样画面,定会再沉睡三百年。
    牡丹亭描述的浪漫不可思议,想想就算,时间改变了太多概念,在今天,元曲没有R&B超前,爱情也不必是男女互相操练,呛呛嗟呛呛嗟,听一首《在梅边》,点一根烟,管他男男女女谁爱谁恨,都放一边。
    在现实里,都有梦的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