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市宏调难遏房价高企惯性

(2010-01-15 08:27:58)
标签:

杂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1月14日《发改委网站》)
    从去年年底的“国四条”到不久前的“国十一条”,房市调控的力度越来越大,从“抑制”到“遏制”的政策收缩面收缩也日渐显现。但是,从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来看,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涨幅反而放量增大,新建房、二手房、经适房、新建非住宅房价一体同涨。这说明,房市惯性依然力道强劲,宏调难度依然很大。
    由于市场的延续性,危机时代的房市之热,是经过一个财年的市场推动和政策发力形成的。因此,12月份的房市价格,反应的是这轮房市宏调之前的情况,是市场翘尾的延烧。去年12月份的房市价格不高才是不正常的,如果那样就使得“国四条”和“国十一条”失去了出台的意义。
    问题在于,这样的市场惯性还能未出多久?如果说今年一月份,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水平没有出现环比下降的趋势,接着高位运行。那就说明房市宏调组合拳或发力不够,或执行不到位。那就需要调整方向,并佐以更多的税收、信贷等手段去调控。进而言之,考虑到房市翘尾因素所致的缓冲,房市宏调最起码要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看到切实的效果。否则,房市热度就很难降下来。
    从金融危机前的那轮房市调控情势看,房市能不能冷静下来,并不在于上边打出了多少组合拳,而在于下边兑现了多少的执行力。以这轮宏调而论,“国四条”、“国十一条”不可谓不严。可是,从各地执行到精英学者再到雄厚资本,对此自有说法和做法。
    以政府政府为例,过去一年,全国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带来的“土地财政“占了相当比例。今年突然收缩房地产,将导致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猛然缩水。而几乎所有地方都有了201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GDP、地方财政收入都是要同比增长的。事实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拟定了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约为8%。在外贸形势不明朗,投资和内需两大引擎的动力和房地产纠缠不清的情况下,靠什么维持不低于今年的经济指标?理性而言,宏调房市和经济增长确乎存在着投鼠忌器的矛盾。这种宏调政策上的刚性不足,肯定影响房市调控效果和执行力的强度。还有就是,去年度各地政府支撑下的在建和待建项目,已是箭在弦上不可不发。据1月14日《东方早报》报道,就在“国十一条”出台的同一天,杭州出台了和“国十一条”矛盾的《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基调是鼓励和支持购房。显见,在对待房市的问题上,上面的“宏调”也许带来的只是下面的“微调”。
    据和讯网《2010年预测――百名经济学家调查》显示,50%的经济学者认为2010年我国房价仍会小幅上涨;9%的经济学者认为未来一年房价将会加速上升。可见,有将近一般的精英学者对房市宏调信心不足。这些人的观点,也会影响房市走向,甚至会使更多市场观望者入市
    危机年的中国房市,最大的特点是“地王”频出,而且是国有企业的深度介入。由于去岁的4万亿投资计划大部分挹注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利润大幅攀升,其多余资金又投入到房市之中。统计显示,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超过七成的企业涉足房地产业。以至于舆论惊呼,中国房市泡沫是由国有企业炮制的。宏调遏制不住这些国字号企业的地王争霸冲动,房市宏调也难遏房价高企。
    可见,房市宏调是个系统工程,急需要急就章的宏调猛拳,也要有釜底抽薪的政策调整。房地产热由地方政府推动已是普遍共识,但政府推动热衷房地产的主因在于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不平衡。1994年分税制以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是“七三开”,事权分配却是“三七开”。这种分配上的“剪刀差”,导致地方干得多、吃得少。而“土地出让金”则使地方找到了弥补地方财政不足的绝佳财源。因此,要改变地方政府对房市的过度“热衷”,就要改革土地财政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否则,即要地方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又要地方执行紧缩的房市宏调之策,恐怕很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