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资指导线下调不合时宜

(2009-08-11 07:19:45)
标签:

杂谈

   
    8月4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广东省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工资增长基准线为7%,上线(警戒线)为12%,下线为零或负增长。7%的基准线相比2008年的10%,下降了3个百分点,而下线为零或负增长也是近年来首次出现。(8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
    据悉,除了广东,山西、青海、云南、湖南、上海、天津等省市也都作了发布。而在已经发布的这几个省中,跟往年相比,也都相应“下调”了今年的工资增长基准线,其中青海、云南的基准线相比2008年“下调”了4个百分点。只有天津市的工资增长基准线与往年持平。
    虽然有些地方强调工资指导线下调不等于降工资,但事实上这一下调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作用,给予各地企业实际降薪的口实。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各地调低工资指导线的理由就是经济危机和企业经营困难,明显带有为企业舒困的意味。这就往往带来难以收拾的市场悖论,即在工资指导线处于高位时,作为个体的企业不会去理会“指导线”,主动给职工加薪。因为他们认为这个“指导线”是没有约束力的,各企业都抱着对己“免疫”的心态去漠然置之。而一旦政府调低这条线,各企业却会表现出条件反射式的降薪冲动。企业对这条指导线的麻木或敏感,完全是以自己的利益损益作为评判标准。
    尤其是一些地方将下线调整为零或负增长,这是明显告诉企业可以大幅降薪,同时让职工失去了增加收入的愿景念想。作为国家队企业工资分配的一种宏调制度,工资指导线的设定要综合考虑本地区当年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劳动力市场状况等因素,兼顾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均衡。现实是,虽然经济危机的阴霾依然弥漫各地,但从上半年的经济指标来看,企稳增长已是主旋,实现年底保八的目标已无悬念。在此情势下,此时工资指导线下调似乎不合时宜。
    更重要的是,当前宏观形势是股市、房市两市走高看好;钢材、水泥以及大宗的原材料产品齐声上涨;中国车市成为全球第一;就业形势也趋于好转。这样的市场走势,对应的应该是职工工资的上调,此时集体逆势下降,让公众一头雾水更难抑心中隐隐而升的怨气。还有就是,水、电、油、气以及菜篮子、米袋子、烟、酒等纷纷涨价,通胀压力似有卷土重来之势。按照经济学常识,此时应该通过免税和加薪缓解通胀压力,安慰民生,刺激消费,扶正市场。职工工资不升反降,而且是官方指导下的制度设定,恐怕对市场、民生会造成双重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之前,国际统计局发布的职工收入增长比率还受到民众普遍的质疑,认为那是数字化的“被增长”。从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工资指导线高位上扬的时候,普罗大众也难以尽享高收入的幸福生活,被增长的平均收入和民生是脱节的、虚拟的。掩盖下的事实是,20%的高收入阶层占据了80%的财富收入。就此而言,金融危机是平抑财富两极分化的契机,而非拉大收入差距的关口。企业困难,可以通过政策的、财税的、信贷的一揽子宏调计划去解决,譬如将海量的投资和信贷规模从房市和股市上拉出一部分给予中小企业,这才是帮助企业最有效的手段。通过降薪缓解企业困难,不仅无法从根本上疏解企业之困,还会造成民生不安。
    因此,工资指导线下调,开错了宏调市场的药方。
本文刊于8月11日燕赵都市报、时代商报、西安晚报、潇湘晨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