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木全民免费医疗何以沦为乌托邦?

(2009-05-18 05:49:36)
标签:

杂谈


    3月1日,在酝酿了一年之久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试行)》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开国内先河”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看得起病”的前所未有的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上了一个尴尬的位置……(5月17日《华商报》)
    医院人满为患、公共财政后继乏力、公共道德风险陡现...本来是一项惠及全民的免费医疗,终究陷入不尴不尬的境地,成为最终破灭的乌托邦试验,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不要说中国,就是在有着成熟制度准备和财力雄厚的北欧福利国家,全民性的免费医疗也往往带来很多的弊端。市场经济以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被打破,医疗卫生实行全体制的市场化,近年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被称为“新三座大山”之一。宏观层面,国家酝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迁延多年、几易其稿,才设定了改革的方案蓝本,离全方位的铺开践行还有相当距离。一个神木小县,固然有先行一步进行改革的良好愿望,但是囿于机制体制的掣肘和财力的局限,更重要的是缺乏制度性的准备,这样全民通吃的平均主义演化为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神木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6.87万元,远远超过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标准。但必须支持,这个县的经济发展,得益于煤矿产业,而这一产业的创富属性决定了财富大部集中于矿主,并非全民意义上的均富。所以,人均超小康的3000美元依然是纸上财富。诚然,煤矿产业的利润也使得地方财政丰足,达到了16.7亿元。按照新医疗体制个人支付小于30%、政府和社会高于70%的比例计,据推算神木每年要确保近13亿元医疗公益保障金才能兑现。这个数字,相当于地方财政支出的78%以上,显然是不可能的。
    群众蜂拥而至,甚至拉关系走后门也要住院享受免费蛋糕。表面上看,这是公民素质不高;但是如此的公共道德风险也反照了医疗卫生保障的严重匮乏,表现出了公众对医疗卫生保障的焦渴期盼。事实上,处于良好善意的政府此时不宜埋怨民众的“道德”,而该反思公共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就神木县的决策者而言,这是一项“开国内先河”的实验,本来就存在着摸着石头过河的主管愿望,难免仓促匆忙,考虑不周;此外,这项实验本来就没有预设制度性的门槛,在一定范围内先行试点在逐步推开,而是采取普惠制,人人得而享受之。
     这样的平均主义,对公众是诱惑在管理是“大撒把”,当然是导致一哄而上的“吃大户”心态。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医生和病人不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成了利益合谋共享的共同体,开始串联起来求得贪占公共财政的集体狂欢。一句话,由于公共制度没有嵌入公共性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本来善意的体制就少了一道保证其公共品质的防火墙,个体(病人和医生)的逐利属性就得以最大限度地发酵,使其公共善行被瓜分蚕食,最终系统崩溃坍塌。
    所谓制度,并非深奥的东西。以家为例,就是当家者要有规矩,要有过日子的长远打算,当家者不能为了满足家庭成员而海吃海喝,纵然万贯家财也会坐吃山空。过日子就是要讲求常流水,消费用度要有节制。神木决策者所缺者,就是通过制度规划,给财政和群众设置两道节流阀,前者是保证公共财政用在刀刃上,后者是激活群众的自省慎独意识。
    乌托邦属于超现实主义的乌有之乡,可以存乎浪漫主义的文学理想中,却不可以拿来在现实主义的红尘世界试验。否则,神话陡然就会破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