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力西洽会 西安迎来发展契机

(2009-04-06 07:51:23)
标签:

杂谈

本文为西安晚报西洽会特稿之二(4月6日刊发)

 

昨日,西洽会隆重开幕。今年的西安展团由前后两座宏伟天桥组成,侧面是翅膀,两侧由10个柱子组成了5个大区。天桥意味着沟通东西部和连接世界,翅膀意味着西安经济腾飞,10个柱子组成的5个区域分别表示支撑西安文化、现代服务业、旅游、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5大支柱产业。

  西安的雄心和气魄,从西洽会上的展台布局中一览无余。作为西洽会的举办地,西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从这种全国性(逐渐全球化)的会展经济中获益良多。1999年,西安市生产总值150余亿元,2000年以后西安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超过13%,直到2007年达到14.3%,2008年达到15.6%,开始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2008年西安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219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99年的时候不到200亿元,2008年达到1906亿元,已是10年前的10倍。这说明,由陕西省政府等承办的西洽会规模的逐年扩大促进了西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十个年头。而今的西安,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辐射能力的城市之一,其历史长、资源多、科教强、环境好、发展快、机遇大的优势不仅在中西部地区独占鳌头,和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相比也具有后发优势。

  十年磨一剑,剑锋磨砺开。无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西安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完成了基础的发展规模后,都面临着产业上的转移升级。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震荡波,开始深度影响中国实体经济,由东至西,和中国产业梯次转移的路线图几乎同向。在此情势下,有人认为,西部城市外向型经济相对薄弱,受到的冲击较之京沪穗等城市较小,因此可以转危为机;有人则表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要承受劳动力市场不景气的全部后果,西部应对金融危机的困难与东部相比更大。

  不管怎么说,西安都面临着提振经济发展水平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历史使命。在国家启动内需市场投资大计划的情势下,今年的西洽会给西安提供了一个抓机遇、破拐点的良好契机。

  本届西洽会迎来了10万人的海内外客商,而且有相当多的高端人士。其中就包括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及我国港澳台等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的250余名国际华商代表。在4日下午开幕的“世界华商高峰会——中国西部经济合作论坛”上,论坛洽谈部分涉及的合作领域包括航空、金融、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矿业、纺织、旅游、教育等十余个行业。其中涵盖了西安的多项优势产业,如航空、高新技术、旅游、教育等,因此西安和华商们的合作领域十分广阔。这种合作将带来两个层面的发展合力,一是吸收华商资金,提高西安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增加出口。

  更重要的是,本届西洽会东西部地区的合作将进入新的实质阶段。西安将从政策和市场两个维度承接来自国家和东部地区的产业和投资,适合西安市发展的高科技和创新型产业将在西安落地生根,如国家政策导向下的大飞机项目,如西安高新区着力发展的通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于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业,西安市将发挥积极的市场中转作用。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年,也是西洽会搭建东西部有效合作平台的十年,更是西安经济加速发展的十年。过去的十年,西洽会已经从国内展会平台升格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展会,西安也从历史文化名都演变为现代化的商贸科技都会。因此,西洽会因为西安而声名日隆;西安借力西洽会则发展无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