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洽会布局内需市场助推西安发展
(2009-04-05 07:48:01)
标签:
杂谈 |
本文为西安晚报西洽会特稿之一
春风和煦下的古城西安,正是草长莺飞的大好时节。“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古城隆重开幕。
本届西洽会较之以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加深;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启动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成为提振经济的强劲引擎。作为推进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西洽会,因此具有布局内需市场的重要意义。
本届西洽会盛况空前——主办单位达到36家;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团参展参会;超过10万的客商,仅外商就有5200多名,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1个团组将参会,2600个展位出现供不应求;百家媒体被吸引至古城;洽谈会的主题为“开放合作,扩大内需,科学发展”……
可以说,自国家出台4万亿启动内需的计划后,启动全国统一的投资市场,推动无障碍的区域合作,实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互补成为当务之急。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大,中西部地区在拉动内需市场方面更具优势。本届西洽会,有助于吸纳东部地区的过剩产能和产业转移,形成东西部区域合作、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的市场格局。本届西洽会的盛大规模,乃是全国各省、市、区市场观念上的一次升华,是构建统一的内需大市场的一场展示。当然,在市场整合上,各省、市、区之间难免会有商业博弈的“华山论剑”,但经过本届西洽会的洗礼,内需市场将变得更具活力更加畅通,不同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资金链条将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因此,从宏观的经济背景而言,作为金融危机时代的西洽会,其深化区域合作,加速推进产业转移,畅通内需市场和提振信心的作用不容忽视。
西洽会的举办将使关中大地和古城西安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中心。尤其西安,在科技实力、区位优势、文化背景上并不输于东部沿海城市。近年来,古城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中心城市区位优势,使得软硬实力双翼齐飞,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和谐交融。可以说,因为西洽会,西安的会展经济规模、档次已经和国际无缝接轨。
就在西洽会前夕,中国大飞机项目落户西安,给西安航天城再添发展之翼;一些有影响的动漫产业也落地西安。西安,在历史文化名都之外,又多了航天城、科技城、会展之都和未来创意之都的美誉。本届西洽会,将给西安带来更加宏伟的经济远景,据悉,本次西洽会共征集到招商项目555个,比去年的370个项目增加50%,总投资达1870多亿元,其中总投资约470亿元的225个招商项目将在本次西洽会上洽谈。
正如第十三届西洽会组委会副主任、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所说,在东部企业后续发展乏力的情况下,陕西所面临的就是巨大机遇。陕西完全有条件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抓住机遇,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努力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