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军训一年是素质教育的补药?

(2009-03-09 06:08:19)
标签:

杂谈

    3月7日下午的上海团全国人大代表小组讨论会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龚学平语惊四座,他建议大学教育恢复5年制,高职由现在的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第一年搞军训。龚学平补充自己的建议说,大学军训第一年国家可以免交学费,只要交生活费就行了。(3月8日《中国青年报》)
    龚学平代表有着长期的从政经验,他的这个建议颇具现实主义,容纳了素质教育、国防科技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诸多内涵。这样的建议和许多风花雪月或哗众取宠的建言比,值得所有人思考和反思。当然,如此建议能否形成现实的政策文本甚至升华为法制规范,必须进行理性的分析。
    大学生第一年军训,并非龚学平凭空臆造,美国和新加坡就有先例。这一大一小两国国家的大学生军训实践,是标树了现实可行的大学生军训标本。以我国高教为例,大学生入学军训也进行了多年。但是各高校军训的时间不同,最多两个月,少则半个月,很多学生是刚刚“准军事化”入门,就又回到了松散疲沓的大学生活中。这说明,现行的高教军训制度仅仅具有形式主义,而没有达到军事化教育的目的。所以,将军训延长一年,强化高校学生的军事作风、锤炼高校学生的军事意识和国防观念,同时以此为载体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具有十足重要的意义。
    按1998年12月29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这就决定了除了军校生外,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极少进入现役队伍。这就决定了我国现役队伍中缺乏高知层面的人才,而如果大学一年级实行全员军训,即使大学学子们不进入现役部队,也会提振全社会国防现代化的水平。按现在普通高校年平均招收600万新生计算,10年下来,中国社会就拥有6000万大学水平的准军事化队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任何国家都要灌输的国防教育常识。真的遇到战争威胁,中国即可在短时间内组织起科技含量较高的预备役,打一场胜算较大的现代化全民战争。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大学阶段时要强制服兵役的,譬如
韩国和宝岛台湾。
    此外,由于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独生子女的第三、四代(90后)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这代独生子女既有思维活跃个性极强的优点,又有缺乏挫折教育的先天不足。物质生活上的优裕和来自家庭成员的溺爱,往往使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语境下变得脆弱和懵懂。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流行起许多的挫折教育,就是为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以应对复杂激烈的社会现实的挑战。大学生军训一年,是以国民教育的体制约束给予大学生标准化的军事训练,这种严格的军训,要比形形色色的挫折教育要强得多,不啻用军事管理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和规则意识的塑造,促其戒断娇骄之气和自私任性等“小皇帝”、“小公主”独有的人性弱点。
    大学生军训一年,使大学学制延长为5年。这就使大学生的就业期延缓了一年,对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也无疑是个利好。当然,大学生军训一年最大的问题是,学制增加一年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即使这一年的学费由国家承担,但生活费也是不小的数字。在大学学费高企的现实下,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