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误读政委嫁女被撸乌纱帽的社会意义
(2008-11-30 10:41:31)
标签:
杂谈 |
本文刊于30日东方早报
云南省纪委、监察厅近日通报阙隆宽、姜光容夫妇利用职务之便,大操大办女儿婚事违纪案件。阙隆宽公安分局政委职务被撤;姜光容被建议免去永善民政局局长职务。(11月29日《新京报》)
这对官员夫妇被罢职极易被人们误读。这不,几乎所有的媒体在报道时,都以“标题党”刺激公共眼球:贫困县公安局政委摆宴500桌嫁女被撤职。似乎,其罢职的原因是因为那“500桌酒席”、“贫困县”还有“公安局政委”的官衔。事实上,在我看来,其人被撤职的主因应该是擅权所致。
政委嫁女,办多少桌酒席还属于人之常情。总不能因为是贫困县,官员们的婚丧嫁娶就一概不讲人情。人情礼节,世俗情怀,在哪里都是少不了的。问题在于,这个政委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嫁了女,摆了酒席,收了喜钱。据悉,这场婚宴是在公安局大院举办,而且还占用了隔壁另一家机关的大院,这是错误的地点。此外,这场婚宴从28日一直持续到29日,而29日是星期一,这是错误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场“流水席”端盘子送碗的又是当地的警官和法官。综合起来,就造成了公安局和隔壁机关办公瘫痪,考虑到端盘子端碗的公职人员和觥筹交错的宾客大都为当地有头有脸的政府人士。可以说,当地10月29日的政府部门都因为这场婚宴而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因为公权被毫无节制地用作官员的特权。而且当地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竟然麻木不仁地配合和参与进来,才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主因。
这对嫁女的夫妇被罢职,或只能平息当地民众的一丝怨气,也只是对当地习惯性的公权私用潜规则起到一记棒喝效应,能否从此扭转当地沆瀣的吏治流弊还有待观察。
如果说,公众仅仅停留于误读这起事件的娱乐效应,那不过是肤浅的社会效应。同样,如果当地官员将这个政委和其老婆免职了事,以平息民愤。这样的惩戒意义也不大。从这起嫁女闹剧中看出,当地机关患上的不是一般的作风病,法治意识、制度建设、依法行政观念、执政为民作风,统统地被庸俗的关系学抑制。可以说,这种公权异化为特权在当地是个社会病,是官场通病。如此顽疾,罢了一个公安政委的官,只不过是具有浅表消毒的保守疗法,采取除恶务尽的根治疗法才能涤清当地吏治。
以本次事件而论,工作时间堂皇参与婚宴的局长、科长、股长估计不在少数。还有那些端盘子端碗的法官、警官们。不说别的,他们起码也是违反了工作纪律,是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帮凶”吧。不能说对当事人追了责,其他人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抓大放小、法不责众,本身就是不合法治精神的人治积习,放任这些庸俗积习的蔓延,公权私用的恶质基因就会复制繁衍下去,吏治清明岂不是一句空话?
故而,单个的惩戒大棒的破,不如整体翻新的立,有破有立,还要构建制度化的防火墙,无节制的权力私欲才会被有理性的公共属性所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