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敬伟微博
张敬伟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19,014
  • 关注人气:26,7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何赞成将网瘾纳入精神病管理?

(2008-11-10 06:09:24)
标签:

杂谈

  本文刊发于11月10日新京报、长江商报  
    昨天,中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当然,很多症状都是精神病的一种,法律上只规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犯罪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不等于犯罪免责。(11月9日《京华时报》)
    玩网游成瘾,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的一大社会难题。除了精神不集中,影响社会交往和正常的学校教育外,迷恋网游者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的界限,陷入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格迷惘中。如沉迷《魔兽世界》的网瘾者,就以为现实世界也充满了魔幻属性,以一种唐吉珂德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挑战和颠覆现有的社会价值而懵懂无知,真的是魔兽游戏入脑入心,化作了病态的心魔。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将网游成瘾者纳入精神病范畴,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应急举措,也具标杆意义。毕竟,信息时代深度触网已经成为现代主流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缺乏现实空间系统有效的社会管理防火墙,游弋于虚拟世界的人容易患上网络病。病态的意识和行为蔓延至现实世界,就会带来诸多的问题。所以,将网游成瘾者看成精神病,是人们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积极举措。
    基于对精神病讳莫如深的文化禁忌,或有人对将陷入网瘾的青少年称作精神病患者接受不了。但事实是,谁家的孩子上了网瘾,哪个父母不是焦灼万分甚至肝肠寸断。这些年上了网瘾毁了孩子的报道可是铺天盖地不胜枚举。而且,关乎成瘾医学的研究与防范是科学,不仅网瘾被纳入精神病范畴,工作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被看作是成瘾疾病。所以,网游成瘾纳入精神病管理不是人格歧视,而是科学界定。
    既然网瘾是病,而且是精神疾病,就给防治网瘾提供了疗治根本的有效手段。从既往的情况看,对于上了网瘾的青少年,学校和家长无非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和惩罚矫治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没有把准网瘾的病根,而是以针对常人的方式去进行教育和管理。因为没能对症下药,学校家庭的教育就充满挫折感,网瘾就成为青少年教育久治不愈的重大难题,并有蔓延传染之势。
    确立网瘾属于精神疾病,就可以在专业医学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心理双管齐下的戒断治疗,根除心魔,涤荡蛰伏于意识深处的网游诱惑。这不仅化解了社会、学校和家长对网瘾者毫无办法的尴尬,更为拯救网瘾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途径。精神病学的实践证明,网络成瘾是可以治疗的,一般治疗时间为3个月左右,80%的患者都可以通过治疗摆脱瘾病。
    网瘾是精神病,还可产生一种具有威慑性的倒逼效应。如前所述,精神病在中国是个禁忌话题,没有人愿意成为精神病患者。这对那些已经深陷网瘾的人来说或没有警示意义,但对那些刚刚涉足网游或还没有介入者而言,“精神病”无疑具有极强的心理威慑,倒逼他们慎对网游网络,在心理上形成理性应对网瘾的防护墙。这种既潜移默化又防患于未然的举措,使其具有预防和疗治的两重功能。
    对网瘾的医学界定,解决了网瘾产生的生理学基础。这有助于网络管理的法治升华和社会管理措施的跟进,对于人们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新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和健康保障。
    中国是网络大国,网民人数以每年20%的数量递增,以科学的手段救治网瘾患者,使人们成功对接健康安全的信息生活,也是对信息时代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