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7月20日西安晚报
人文奥运·旅游西安“幸福生活”天天游系列活动昨天在大雁塔北广场发出了首发团。由抗震救灾医疗队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公安干警、城建职工、市容环卫工人代表等社会各界1000人组成的首发团,作为首批市民代表,分别在5条线路上体验首游式的“幸福之旅”。与此同时,两条周末环山旅游公交线路也正式开通,一个上午就发出了37班车。(7月20日《西安晚报》)
旅游是西安的名片,文化是古城的精魂。以往,西安的旅游和文化,是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平台,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而推展西安旅游和文化,也是视野向外,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人才和游客。人文奥运·旅游西安“幸福生活”天天游系列活动则是通过举办市民广泛参与的休闲旅游系列活动,使市民在参与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了解城市发展成就,感受城市价值兑现,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任何一个城市,其蕴含的人文、和谐和活力,既非凝固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所能代表,也非动态的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所能体现。这些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者亲民、安民、扶民、富民政策的设计,让市民觉得是城市的主人,让城市成为市民安身立命的家园才能实现。西安的优势在于,四年创卫,凝聚了上下人心,涤荡了影响城市面貌的脏乱差死角,改善了古城的人居环境,也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公德意识。而这四年,也是古城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中心城市区位优势,以科技立市发展最快的时期。古城软硬实力双翼齐飞,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和谐交融。因此,在西安成功“创卫”之后,该市又在“保卫”的基础上规划了“四城联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宏图。
表面看去,西安“四城联创”对西安市民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有些严苛,因为“四城联创”的每一步都需要全民参与。但是,从此番西安市民人人有份、持续5个月,并可以在纵横古城5条线路的“幸福之旅”中尽享108种休闲方式的狂欢看,政府给予市民的是休闲权利的最大限度的释放。该“四城联创”时就凝聚其全城市民的责任意识,该人文关怀时就放飞市民的心情,挥洒市民权利。这一方面说明古城西安在城市治理和人文关怀层面和国际化的大都市无缝接轨,另一方面也体现古都西安的城市气质中流韵着多元和年轻的元素。
现代人流行用幸福指数来概括某国某地某城。西安人以市民天天游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对幸福最佳的诠释。曾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世(汉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旅游在国内独树一帜,古城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土人情,都有久远的历史韵味和幽深的文化怀想。濡染于丰厚的旅游资源中,浸润着拂不去的汉风唐韵,每个古城人都有说不尽的自豪和道不尽的幸福。天天游系列活动将古城人的幸福感觉变成了现实的幸福体验。如果说,媒体追捧的某国某地原生态的幸福指数只是一种原始的穷开心,西安市民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天天游休闲方式,则是对接历史和现代的信息时代的幸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古城人天天游的“幸福生活”和“人文奥运”挂钩,并非单纯搭乘京奥顺风车的空洞口号。其一,旅游西安“幸福生活”天天游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这和奥运的人文属性脉脉相通;其二,奥运是全中国人的奥运。加之西安也是奥运期间外国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启动针对本市市民的“幸福之旅”,当然外国游客也能共享这种“幸福生活”,老外们就会留下人文奥运的美好印象。
笔者更认为,西安北京是连接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双子星座”。对于代表现代中国的北京奥运的人文气息,曾是古代中国代表的西安市有着其他城市难以企及心理感应。这就像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古都奈良在城市建设、市民素质提升东京保持同步一样的道理。确实,从四年前的创卫、到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四城联创”再到奥运冲刺阶段的“幸福生活”天天游,西安算得上是实践人文奥运的典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