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房价之争是无益民生的口水战
(2008-07-01 04:25:09)
标签:
杂谈 |
本文刊发于7月1日中国经济时报、羊城晚报、重庆时报
近一年来,一场有关深圳房价会否下降的打赌,引起了各界的持续关注,而两位主角是北大教授徐滇庆和知名财经评论人牛刀,徐滇庆声称如果他输了就登整版文章向深圳市民“道歉”。随着这个赌局最后期限——7月11日的日益临近,双方纷纷出台表态。(6月30日《北京晨报》)
一方说深圳房价要必降,一方说鹏城房价必涨,不涨就道歉。这场口水战打了近一年,临到谜底出来的时候,却又成了一笔糊涂账。这让深圳市民和全国人民都傻了眼,是北大教授和财经评论牛人的智商高,还是公众的判断力差?没有答案!不过,在公众看来,一两个精英,无端拿深圳房价涨跌作为豪赌,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行为。中国房市走势,既是严肃的经济学命题,也是深切的民生课题。负责任的专家,应该通过经济数据的分析和政策的解读,给予民生买房或投资可信的参考。这样,即便专家们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截然对立,民生也理解,社会也包容。
可是,双方较起劲来,为了面子都不服输,这就有些可笑了。专家们顶牛成为笑话,坏了自己的学术声誉不说,又对方式和民生有何助益?徒增民生烦恼和忧虑而已。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两位专家的口水,在旁观者看来,丝毫没有忧怀民生的意思,反倒多了制造社会噱头的名利诉求。这样的意气豪赌,纵然一方估摸对了深圳房价走势,也没有什么可以趾高气扬的。
更讽刺的是,双方举证的数字相互矛盾互相打架。北大教授援引的是发改委的数字,声称“深圳房价每一个月都在涨”。而财经牛人则引述深圳市国土房产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深圳房价就跌到每平方米15000元以下了,今年5月份的深圳房价更跌下了每平方米12000元。让公众该相信谁说的是事实?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不单单是两个学者的豪赌顶牛了,而牵涉到民生的现实选择:是继续投资买房还是对市观望?
众所周知,自去年年底以来,房市走入寒冬的公共信息一直在喧腾着。不久前的《中国房地产报》更是报道,坊间充斥着深圳房贷坏账达千亿元的传言。可以说,地产界与金融界眼下都惶恐不安。而被房市套牢的房奴们更是身心俱疲,充满焦虑。在此语境下,公众最希望的就是权威的官方表态解惑答疑,安定民心。虽然公众也相信房市市场风云变幻,后市如何发展无可预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通过信息公开渠道,给民众一个当前房市如何的准确信息并不难做到。
遗憾的是,不仅普通公众了解不到确切笃定的房价信息,就是专业人士,如北大教授和财经评论员,也陷入了莫衷一是的对立。所以,深圳房市的精英豪赌式的口水战,不独是件充满八卦意味的社会娱乐事件,更反映了全国性的房市紊乱和民生焦虑。由于精英言论拥有的导向效应,双方的口水战不仅不能厘清房价真相,反而使得庸碌小民更乏安全和安居感。
因此,从民生的角度讲,两个专家的口水战失去了意义。与其毫无意义地拿深圳房价作为赌具彰显虚荣面子,还不如发出自己的专业所长,或向上为民建言或向下深入民生。最起码也要将自己了解到的不同信息全面客观地表达出来,让民众自己判断好了。
前一篇:杀人游戏:都是网络惹得祸?
后一篇:漏题事件隐喻的公共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