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排队背后的非理性垄断心态

(2008-03-16 08:54:49)
标签:

杂谈

    昨天下午,银监会有关负责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谈到有钱人、外国人在部分银行不用排队的问题时表示,银行不应搞歧视待遇,应给每个人提供国民待遇。(3月15日《京华时报》)
    银行排队难是个老大难的公共问题,相信每一个人都遭遇过如此的尴尬待遇。五大商业银行,在其各个网点,待客之道几乎都是同样的布局:诺大的银行服务大厅里,服务窗口再多,但总有几个窗口“暂停服务”,几个窗口写着“VIP通道”,只有少数几个向普通用户开放,因此总有长队相连,在焦急等待。
    就此而言,银行排长队现象完全是由于银行自身服务资源的调配不当所致。如果服务窗口全开,或者VIP用户对普通用户全部开放,排长队现象即可疏通解决。但是,如此简单的破解之策对那五家商业银行而言是脱敏的,是我行我素的。公众虽然感念王兆星副主席的表态,但是在庸常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不能拿王主席的表态去说给银行听。因为提供给每个人国民待遇的道理,银行比用户更清楚。国民待遇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银行做出来的。排队问题陷入公共舆论良久,直至被提上“两会”平台,五大商业银行依然我行我素。看来,还是非理性的垄断心态在作怪。
    关于银行垄断,是个无需证明的老课题。五大商业银行,系出国有血统,从中央到地方,只不过置换了市场化的现代企业身份,行政级别的影子还是忽明忽暗地犹存。这种血统上的倨傲是很难从基因上祛除的,所以对普通用户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缺乏平等看视的思维。排队不过是歧视的一种而已,从对客户存储大额零币的不耐烦到给用户换取零钞的不冷不热和欲迎还拒,从储蓄单银行卡办理和挂失方面的程序繁杂到为用户理财服务的匮乏,五大商业银行形成了缺乏主动服务的历史惯性。我是国有商业银行我怕谁,是五大商业银行共同的心理状态。
    毫不悲观地说,商业银行的这种垄断心里在目前的金融语境下几乎无药可救。只要金融体制不改革,不拆掉护佑五大商业银行的政策屏障,这些商业银行就始终处于静等国家和消费者喂哺的亚健康状态,缺乏竞逐市场的进取精神。这种萎靡和颓废状态,当然是无法给予广大用户满意服务的。就连王兆星先生也不得不呼吁,希望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到另外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相关业务,以缓解国有商业银行人流过多的问题。“那里有很好的服务,有茶水、报纸,还有引导员。”
    王先生的建议或不错,但是也让公众充满疑窦:一是12家股份制银行可以服务很好,为何国有商业银行就做不到?二是大中城市的居民们固然可以在选择银行服务的时候“货比多家”,但对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人们而言,他们面临的可只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难道这些最弱势的公众只有默默承受商业银行的冷眼?只能无奈忍受经年排长队的困扰?所以,如此建议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啻于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提议。
    12家股份制银行分流金融市场培育金融竞争体系的试验并没有激活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意识,国有商业银行依然处于傍国家的心态之中。在此情势下,唯有开放金融市场,采取引狼入室的办法,将国有商业银行放逐于和国际知名银行市场搏击的生死丛林中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引狼入室才能激活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抢占意识,有了市场竞争意识才会想方设法抢客源,抢客源就要提供给客户上帝待遇,上帝待遇就是优质服务,有了优质服务何愁排长队顽疾不除?
    所以,治理银行排队歧视的灵药不是虚拟的国民待遇的教育,而要靠竞争手段破除其优越的垄断心态才能完成。从公众和银行的终极利益而言,引狼入室不啻是最理性的选择。

    (本文刊发于3月16日华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