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站爆炸释放的不仅是公共安全的警讯

(2007-11-26 07:53:07)
标签:

时事评论

11月26日大河报、11月27日钱江晚报
    昨天上午7时50分,上海杨高南路浦三路口,一座正在维修施工的中石油油气加注站发生爆炸,“碎石雨”伴随着爆炸散落在方圆500米的马路和居民区内,据初步统计,爆炸造成2名加油站工人和2名路人死亡,另有40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据初步了解,爆炸是由于2名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所致。事发后,副市长胡延照,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以及市公安局有关领导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和善后工作。据悉,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作进一步调查。(11月25日《扬子晚报》)
    这段时期,频发的公共安全事故又开始煎熬公众----重庆嘉乐福超市践踏、湖北岩崩击中公共汽车、沪上油站爆炸...无辜的生命霎时血肉横飞灰飞烟灭。内中悲哀,非独死者家属所能忍受,旁观者亦感同身受。无论违规操作的人为事故还是突乎而致的不可抗力悲剧,都给公众猛敲了棒喝的警钟。尤其是公共管理部门,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监管,更是迫在眉睫。
    在上海这样的繁华都市,确保油站安全零事故当不是一个苛刻的要求。毕竟,沪市不惟繁华,而且人多,还是中国的名片。而油站,则是攸关普通民众安全的最基础设施。油站内的业务流程,油站自己的维修操作,用不着过多的强调,相关人员就应该有条件反射式的安全素养。遗憾的是,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缘起于油站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在油罐残气没有涤荡清空的情况下就悍然电焊,由明火导燃悲剧。如此轻率的行为不惟自戕也致使近50人死伤。
    这种难以饶恕的轻忽公共安全的违规操作是一个讽刺,也充分说明油站日常管理的麻痹。这起事故的发生,不单单释放的是公共安全的警讯,还无形中在公众中制造了难以消弭的公共恐慌。人们不由惊悚----还有多少加油站因为人为原因而畸变为不可预知的定时炸弹?!须知,加油站在城乡街巷都密布着网点的。如果有1%的油站像爆炸的那家一样违规操作,致人死伤的可能性就不亚于一场战争的残酷。
    人们犹记,在汽车奢侈的年代,公交车进站加油时,不仅汽车要熄火,而且要清空所有乘客。这种看似烦琐的做法实际上折射了油站缜密严谨的安全意识。现在,进站加油的汽车不惟旅客不清,甚至有的汽车还不熄火。油站安全是全息的系统,如果油站售油环节的安全意识麻痹,管理、维修、输油等诸环节也必然存在着安全隐患。
    事情还远不仅此。现时正处全国性的能源紧张,全国各地纷现油荒,有的油站在囤积居奇,有的油站在跟风涨价。市场紧张带来的是消费者恐慌,乃至出现了数百人持桶到加油站抢油的窘况。这些非正常因素的介入,也导致了各地油站的管理失序,安全系数下降。不难发现,两大石油巨头和民营加油站近年来的鹊起,除了汽车市场的拉动,油价高利润的吸引也是关键原因。在逐利风潮带动的油站建设热中,肯定会混入一些不合安全要求的滥竽充数油站。
    所以,笔者以为这起油站爆炸事故绝非一次单纯的公共安全事故,而是在复杂社会生态下各种矛盾汇聚到极点的一次释放。就像两年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一样,指望单纯靠运动式执法或罚款并不能彻底解决“血煤”难题,而只有从关、停、并、转入手,从根源上遏制住煤老板的滥采欲望和行动才有意义。保障油站安全,同样是系统的公共工程-----从市场而言,首先要确保成品油供应,稳定油价,这是油站维持正常运营秩序的基础;从管理上讲,就是监管部门对所有油站进行一次集中的拉网式排查,对那些建设不合要求、输油、储油不合规范的油站进行必要的关停整顿;从安全操作上讲,统一规范操作流程,查找风险和隐患点,避免油站工作人员违规随意操作。
    年终岁末,是公共安全事故的多发季节,安全第一这根弦是丝毫不得松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