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文化周刊
这阵子股市在震荡中丧失了牛性,人却变得牛气哄哄起来。
有几个好事者骑牛骑到国外,而且骑的是华尔街的那头牛,一不小心被个女主持收到博客里,贴了骑牛图,配了中国人素质不堪的评论,就引来一片热闹。先是舆论一边倒,附和博主怒斥骑牛者失了国格;继而有人鼓捣出陈年旧照,原来不惟我国同胞骑在汤姆大叔的公牛上,美国的白人、黑人也都有过骑牛经历。
老外骑得,中国人何以骑不得?这是“挺骑者”的逻辑,像是阿Q摸小尼姑秃头时的狡辩——和尚摸得,我为何摸不得?相比“反骑者”看低国人素质的无限上纲,“挺骑者”也像是阿Q附身。不管怎么说,华尔街的牛都属于公共雕塑,骑牛等于侵犯了它的公共属性,也影响了公共观瞻,当然是不雅行为,不能说美国人骑牛就证明中国人骑牛的正当性,只能说明中国人在重复美国人的错误。“挺牛者”的夸夸其谈,“骑牛者”的缄默无声,透出的是缺乏反省精神的蛮牛式顽固。这样的牛劲,让人汗颜。
还有更牛的事。中医是国粹,毋庸置疑。但就有权威人士曝出更牛说法,中医号脉能够鉴别男女性别。这事是不是真的?反正没有一个老中医敢站出来夸此海口,相反,亮牌反对却为数不少。中医治病,讲求望闻问切,号脉只是“切”的一种,在辨证施治上或许有它独到的一面,在辨别性别的技术活上能媲美B超?鬼才信。
中医牛,医生更牛。11月20日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曾经的抗“非典”英雄、钟南山院士在讲演时秀出了自己的半裸照片。70岁的他和60岁的施瓦辛格比起健硕的肌肉来毫不逊色。不过,钟院士的“肌肉秀”,是为了和施瓦辛格比试还是传递健康的信号?不管前者后者,我看大可不必。因为钟院士的肌肉再牛,也无法颠覆施瓦辛格曾经的动作巨星地位;因为,健康的内涵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单单是肌肉疙瘩。
看来,专业人士一不小心地“牛”,就可能成为话题人物。
诗人赵丽华就是如此。去年的她主导了全民一片“梨花体”的娱乐事件,今年则将林青霞捧成了和余光中比肩的“牛诗人”。林青霞动了诗兴本无不可,像不像诗也无伤大雅。可是,此事的诡异之处在于,林青霞吟诗是落花无情,赵丽华却是流水有意,不但主动给林的处女诗加上稚拙之美的评语,还拔高到余光中的地位,凭空就将林青霞包装成大诗人。古今中外的诗坛,“牛”成这样的还真少见。在我看来,林青霞那首《家乡的风》只有题目才有些诗意。“梨花教主”是“恶搞者”给予赵丽华的封号,赵丽华转而给林青霞戴上诗人的桂冠。不知林青霞是否会领情。
老徐(徐静蕾)这些年一直都很牛。博客的点击率,牛;为王朔撑腰说话,牛;连对“激情戏”的解读都牛气冲天——她的最新博文说:“不过我们中国观众还真没怎么在大银幕上看过真正的‘激情戏’,都都都太纯洁了……”不晓得老徐所谓真正的“激情戏”是个什么样子,这就更让人意淫《色,戒》中被删掉那十几分钟,也让人联想到贾平凹《废都》中“作者删节字”的妙处来。
贾平凹也很牛,据说多年来一直不用电脑写作,恪守着手写的习惯。只是为了老友路遥,才破例写了纪念博文。据说,这篇博文一日之内点击率超过金庸直逼琼瑶。一个主动隔膜网络的人在虚拟世界有如此的号召力,足见老贾是既有偶像又有粉丝的牛人。
临近年底,形形色色的牛人牛事还会层出不穷。据说“用遥控器为明星加冕”的“南方盛典”就锁定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和于丹,称他俩是有望获得最佳“创意传播奖”。滚滚红尘,书斋里的教授和佛堂里的禅师都幻化为牛气逼人的明星,娱乐的泡沫儿真是弥满了人间。反倒显得民间的那些“最牛钉子户”和“最牛散户”等失了颜色。
这是娱乐的时代,各色人等须展现骨子里的娱乐牛性,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可是真要比牛,国人的牛气远不如巴西总统。面对突然发现的大油田,卢拉总统庄严而又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原来上帝是巴西人。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11/26/content_1969366.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