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晶报:农民贺卡讨薪,心酸创意下的辛辣讽刺

(2007-01-19 08:23:25)

昨日上午,30余名农民工来到西安市阎良区邮政局门前,将一张张贺卡投进了邮筒。这些贺卡并不是寄给他们的亲人,而是寄给拖欠他们30余万元工资的陕西省第八建筑工程公司。在年末的“农民工讨薪高峰期”,他们这种“首先表示出自己的礼节”的方式格外引人注目。(1月18日《华商报》)
又届年关,农民工讨薪的艰辛历程又将拉开帷幕。这一困扰多年的民生难题始终没有良策根除,总不能还要总理亲自过问吧。陕西的农民工朋友此番用贺卡的方式将追索的信息直达欠薪者的做法,这种“礼节”确乎吸引住了众多的眼球。在旁观者看来,这或是一种反讽,一种电影中才会出现的超现实主义的冷幽默。然,笔者却宁愿相信这是一种无奈的生活创意,一种对社会恶质现象深恶痛疾而生的行为艺术。不过这是心酸的创意,是充溢泪水和呐喊的行为艺术,折射的是农民工辛劳多艰的现实生态,是对无良商人为富不仁和丧失诚信的辛辣讽刺。
关于欠薪原因,公众心知肚明。一是工程层层转包所致的纠缠不清,众多承包商之间的利益流转往往导致外围的承包商也一并成为受害者。而和农民工直接接触的恰恰是最外围的小小包工头,这样农民工一年下来不知“为谁辛苦为谁甜”就成了宿命;二是虽无转包之实,但工程方和承包方之间的合同没有落实到位也会导致底层的农民工无法拿到工钱;再者就是工程方或承包方的恶意欠薪所致。无论哪种欠薪情事,国家都有法律条规和制度规定可循。而且,农民工遭遇欠薪事宜还可到劳动部门申诉、到法院诉讼以维权。然而这种循及制度和法律讨薪的渠道却让农民工们感受到维权成本过大。一方面,他们与承包商几无规范的劳动合同制约;另方面,制度和法律的乏人性化及漫长的程序性等待也使得他们失去耐心。更为重要的是,每届年关政府部门“阵风“似的”为民“运动式维权”也让他们对某个官员善心的救济而产生幻想,法律条规和制度与现实脱节的现实使农民工们望而却步,而运动型维权的政府行为又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民工对制度和法律的依靠。而且,制度和法律对欠薪者的缺乏常态监管或者某些政府部门本门就身陷欠薪漩涡之中的事实更加大了农民工依法维权的难度。
农民工们以贺卡的问候方式讨薪,显然要比前些年层出不穷的暴力讨薪具有积极意义。这种讨薪模式折射了农民工朋友的社会宽容度和可爱,是以甘地式的行为呼唤全社会对欠薪行为的关注。贺卡上一句送给欠薪者的“祝你快乐”,使农民工个体的心酸升华为对欠薪者和社会不公现象的辛辣讽刺。如果我们再以精英心态嘲笑农民工们以这种方式讨薪的不合时宜,如果我们埋怨他们为何不诉之于公权和法律,就难免有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矫情之叹了。
因为,欠薪行为的产生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多年无法根除的沉疴痼疾。这说明监管者也难辞行政监管和执法失范指责。曾经的总理讨薪是在向执法者发出关心农民工的信号,是在用行动昭示有关方面用机制性框架去彻底解决欠薪问题。可数年过去,某些人士只轻浮地学到了总理讨薪之形而没有从根本上体会总理的良苦用心。因而,农民工朋友的心酸创意下的贺卡讨薪,应当唤醒有关部门依法依制主动为民服务的尽责之心和执法之志。此时,权不为民用,法不为民彰更待何时?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摒弃看客心态,以媒体披露的贺卡讨薪信息为切入点,积极介入到为民服务的行政作为中。至于欠薪者,收到讨薪者的贺卡,应该感到耻辱和内疚。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若能良心发现,主动清欠,方能心安,才会真正快乐。
我为农民工的贺卡讨薪鼓掌。


文章引用自:http://paper.sznews.com/jb/20070119/ca256247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