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两个不同的《秦始皇》

(2006-12-19 06:42:10)

由张艺谋与王潮歌、樊跃“铁三角”组合打造的歌剧《秦始皇》,将于12月21日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拉开帷幕,进行全球首演。该剧邀请谭盾作曲,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主演。(12月18日《京华时报》)另据报道,被雪藏五年的大型历史剧《秦始皇》原本从12月2日起被安排在央视八套的上午时段播放,没想到开播没几天,却又被临时换下。

时至2006年末,在八卦新闻和“恶搞”充斥的娱乐文化界将迎来最后的文化盛宴。电视剧《秦始皇》和歌剧《秦始皇》将分别在中国的小荧屏和美国的大舞台粉墨登场。这两台大戏,跨越了太平洋的汹涌波涛,能否激扬中华文化的共鸣,值得期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两个“秦始皇”带来中美观众的将是不同的审美和文化趣味。
首先,电视剧《秦始皇》是大众娱乐产品,无论正史演绎抑或戏说加料,或者两者兼具。文化和历史的教化意义附着于故事情节的娱乐中,故而是大众的,通俗的。而歌剧《秦始皇》虽由张艺谋导演,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作曲,但登上的是美国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扮演秦始皇的是“世界三高之一”的著名歌唱家多明戈,因而是中西合璧的歌剧。歌剧表现戏剧冲突的主要是舞台场景的转换和通过演员的歌唱来表现,而不是故事情节的连环相扣,主要是看歌词和演员的唱功。在这点上,西方歌剧同中国京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而被称为高雅艺术。
其次,无论是电视剧的《秦始皇》和歌剧版的《秦始皇》,都是易碎的娱乐产品而非经典的艺术杰作。就电视剧而言,中国的古装正剧和戏说剧充斥电视荧屏已有年矣。无论汉唐盛世,还是明清帝王乃至武侠传奇,国人欣赏疲态俱现,剩下的也只有拿秦始皇说事了。从既往的历史剧分析。一般公众除了看打打杀杀的热闹,其他则是懵懵懂懂地随着剧情走,看完了,也就算了。而对媒体和专家而言,则会拼命地从历史细节的真实上去挑刺儿。一部《汉武大帝》被批得满目疮痍,何况更具争议的“秦皇”?想想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又背负了多少娱乐外的文化和政治重负?可以预见,电视剧《秦始皇》依然逃脱不了现代人对历史真实的求全责备和对其教化意义的苛求。就歌剧《秦始皇》而言,张艺谋再言其“不懂歌剧”,谦虚也好,坦诚也罢。从接受剧本到12月21日公演不到半年时间,时间的仓促决定了这部歌剧的质量很难臻于完美。更为重要的是,张艺谋执导的西方经典歌剧《图兰朵》虽然在中国的紫禁城和意大利歌剧院宏大上演,予中意观众深刻印象的也是歌剧以外的场面、色彩等外在的形式。如果说张艺谋连有经典剧本支撑的《图兰朵》都无法演绎成经典,张艺谋又如何“混搭”出由中国人(或美籍华人)临时拼凑出来的经典《秦始皇》?没有多明戈捧场还好,有了反而四不像!
其三,观众对两个秦始皇可能会产生极端分野的文化观感。对电视剧《秦始皇》而言,除了舆论的挑刺,观众大都是麻木不仁的。因为中国观众早就习惯上这类古装剧。而对歌剧《秦始皇》,中国媒体极有可能掀起阵阵的赞美声浪。京剧走出国门如是,宋祖英在欧洲、在美国亦如是。这是基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远播海外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所致。不过,歌剧《秦始皇》似乎没有国粹京剧和中国民歌所具有的中国原生态文化要素,而是中西文化简单“混搭”的产品。而对导演张艺谋而言,他的艺术视野里也早就塞满了其电影、其“印象”、其晚会、其歌剧豪华恣肆、色彩绚烂但绝少内在精髓的模式化东西,根本无法在短短的歌剧里展示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来。至若西方人喜欢张艺谋,那是因为张艺谋的名声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深度隔膜所致。因为艺谋声名,老外误将艺谋视作中华文化的信使;因为对中华文化隔膜,才会对肤浅热闹和形而上的热闹视作了门道。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影响力散射环球的大环境下,中国热也促成了西方人对中华文化不顾一切的拥抱和追捧。
因而,无论电视《秦始皇》的打还是歌剧《秦始皇》的唱,或会给2006年虚妄的娱乐圈制造一些涟漪,但不会给中美两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