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早报:风水申遗是文化之耻

(2006-12-16 08:37:38)


昨天,上海生活美学学会的这一申遗举动,引发了各方的激烈争议。该学会会长张良仁提出,倡导“天人合一”等内容的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当之无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有关专家坚决反对,认为诸如风水先生等纯属迷信糟粕,申遗影响恶劣。而沪上有关部门的态度则相当谨慎。(12月15日《东方早报》)
谁都知道,所谓风水不过是将房屋和环境同人的命运甚至生命相连,从哲学上而言是一种胡乱联系。这哪里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和谐,又那是天人合一?只会助长其中的神秘主义,给人的心灵增加无谓的恐惧。而从生活常识看,所谓风水先生也不过以此作为求生之手段,和所谓算命先生没有两样。而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也形成了风水是封建迷信的普遍认识。可见,风水已经被盖棺为文化的糟粕。将之申遗,简直就是向国际社会“亮丑”,实乃中华文化之耻。
上海生活美学学会张良仁将“风水在建筑选址上实际是一门地质、地形、地貌选择的科学”,是偷换概念,因为地质、地形和地貌选择分别属于地质地理学和规划学的范畴,而现代建筑的选址、规划也都分别照此原则而执行。相关部门有严密的论证、科学的数据支撑,这才是科学。至于风水,其重视的不只有具体的建筑形制,更多是对建筑本身附加了虚无缥缈的运、势和气,并将建筑和人的命运起落相连。这些附加的虚妄东西无法得到具体可量的科学论证,只能造成人类不可知论的惶恐和不安。因而,以所谓科学申遗简直就是笑谈。更为重要的是,纵然风水能够称之为“文化”,其申遗也缺乏传承的载体。除了习俗相传,既无具体的传人,又无鲜明的理论基础,更无法厘定其地域色彩,如何摆得上被国际知名文化专家拷问和论证的台面?总不能抄着几本民间的手抄本赶着几位风水先生去申遗吧?
将风水和昆曲等同看待更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玷污。彼为迷信,此为国粹,怎能相提并论?京(剧)昆(曲)不分,奠定了其国粹身份。而当年一曲《十五贯》救了昆曲这个剧中的努力乃是得到国家文化部门的首肯。而风水呢?乃是官方民间一体公认的糟粕迷信。
遗憾的是,除了张氏良仁的极力推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张志哲也坚持“风水绝对是个宝贝,不能丢”。这种文化界的混淆视听,对公众的误导更为严重。很简单,如果风水是宝,那所谓打着周易招牌的算命、扶乩、臭婆娘的裹脚、三妻四妾等等传统酱缸里的玩意儿岂不都是“宝贝”?如此看来,学术界某些人对“伪文化”、“伪科学”的热衷与追捧给多元社会的中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文化污染。
理性地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被盖棺论定的“伪文化”和“伪科学”的沉滓泛起,乃是滥用了中国社会的宽容言论空间所致。当然,风水的歪理邪说也给虚热的房地产提供了功利的理论基础,将民众误导并绑架于某些逐利商人的财欲之上。
当然,在多元的中国社会,公众基于传统习俗的影响,为讨吉利或口彩,用所谓风水的视角作为购房参考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房地产商、文化人士,却不可以通过高抬风水的文化功能。否则,商是不仁之商,文乃不齿之文。伤害最重的乃是中华文化本身。
风水申遗者,当戒之!




文章引用自:http://zaobao.qingdaonews.com/images/2006-12/16/1166200562546A121604.pd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