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侨报:仅向杨虎城致歉还不够

(2006-12-19 07:40:07)
分类: 美国侨报文集
在“西安事变”70周年之际,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接受媒体专访时代表国民党主席办公室对杨虎城的遭遇表示歉意;今后将对杨虎城做更多、更全面介绍。
笔者以为,仅有非正式的歉意还不够,国民党要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除了客观评价杨虎城的历史功绩,还要对其彻底平反。这是告慰将军在天之灵、还历史公道并让杨氏后人心安的应有之举。
逝者如斯,国共两党的恩怨在时间的长河中已劫波渡尽。恩仇互泯,兄弟相携,遏制“台独”、实现中华复兴乃两党共识。在此情势下,无论两党对“西安事变”有怎样的不同解读,张、杨二人牺牲自己,促成国共合作共御外侮的功绩鬼神共鉴、彪炳千秋。
“百年老店”要浴火重生,除了视野所及的政治现实外,要对历史深刻反省。丢却历史重负才能轻装上阵。出于选举的现实考量,马英九曾对“二二八”事件的受害人道歉并公开表示反省太晚。纵然如此,还是被绿营抓住不放。然而,对杨虎城这样忠诚却被错误“整肃”的同志,却几乎淡忘了。邵铭煌作为国民党党史馆馆长竟然也不清楚杨虎城在1937年出国、回国又被关押的原因。
对既往的历史错误不可以讳疾忌医。经两岸专家多次呼吁以及杨将军后人向连战和马英九上书陈情,在台湾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展览上才终于出现杨虎城将军的照片。马英九也坦承如果是国民党的错误就要认错。但这样的表态太过轻松,因为杨虎城将军的历史功绩和所受冤屈不是历史假设。
因此,虽然连战和马英九的态度有所转变,虽然邵铭煌表达了歉意,这只是拉开了秘而不宣的历史帷幕的一角,历史的死结并没有完全解开。现在的国民党不敢痛揭本党历史的伤疤,仍将“西安事变”定性为“兵变“和“叛乱”。这,恰是其硬伤。
不给“西安事变”正名,何谈为杨虎城平反?一个不敢承认错误和没有反省精神的政党,是没有希望的。不敢切割历史的糟粕,现实的政治脉管里会留着伤害其肌体的遗毒,国民党从失去政权到本次北高市长选举的不成熟,依然清晰可见历史负担所昭示的杯弓蛇影。
从独裁、腐败、黑金、分裂到失去政权,一路颠簸走来的国民党,现在成了民主的玩偶。海内外华人对这个由孙中山先生缔造的百年政党充溢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国民党要在台湾重新掌政,要在两岸发挥作用,就要坦承错误,对历史人物客观论定。
在这一点上,国民党该学学中共,在将某些历史人物请下神坛的同时,也给冤死者彻底平反。
国民党若能拿出勇气,为“西安事件”正名,为杨虎城将军平反,全球华人将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全新的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