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中央政府救市的决策依据?

(2008-10-20 00:09:23)
标签:

房产

财经

房地产市场

宏观经济

房地产价格体系

中国

分类: 房地产杂谈

昨天下午,北京新闻广播(FM100.6)每周日下午1700-1800的“安居北京”节目,主持人正青照旧按时和我连线,评述一周国内及北京房地产市场。昨天主要的话题就是最热的“政府救市”问题。昨天晚上看到国务院发布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的新闻,中央真的开始救市了。

在这样的重要时期,节目中谈到的观点,我认为也是市场极为关注的,所以特别整理出来供大家争鸣和参考。

中央政府救市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又如何评估?

关于救市的争论很多,但我认为核心的争论主要在于政府为什么会救市?政府救市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呢?我认为政府救市决策的依据在于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评估:

1、中国房地产价格体系是否下跌到合理的价格区间?

2、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如何?

关于“ 1、中国房地产价格体系是否下跌到合理的价格区间?”问题,个人的观点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下跌后,合理的价格区间应该是中国30-40%的老百姓买得起的价格区间,而不是60-70%的老百姓买得起的价格区间。30-40%买得起商品房的主要是收入水平比较高的阶层;其他60-70%的老百姓买不起商品房,其居住权由国家的住宅保障体系解决,无论是廉租房还是经济适用房,乃至两限房都属于这个范畴。上面的观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其实已经在提示这样的政策方向,所以忽视政策导向,希望房价一味下跌显然是不科学的。如果房地产价格一味下跌,政府就根本无法依托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和繁荣的经济解决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居住权,房地产价格下跌到中国30-40%的老百姓买得起的价格区间的时候,就意味着政府救市是必然的!

关于“2、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如何?”问题,个人的观点是把房地产市场状况和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分为5个类型:1)、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通货膨胀适度的时候,依然可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对宏观经济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有推波助澜作用的时候,需要降温;3)、中国房地产市场下滑,风险没有释放完成,对宏观经济不造成负面影响,不导致通货紧缩的时候,可以继续紧缩; 4)、中国房地产市场下滑,风险基本释放,对宏观经济不造成负面影响,不导致通货紧缩的时候,可以稳定市场;5)、中国房地产市场下滑,对宏观经济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或者导致通货紧缩的时候,需要提振市场。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甚至导致经济危机的客观现实,预示着中国目前处在上述第5个类型的阶段。

回顾中国过去几年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定义:200710月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属于类型1200710月到20086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属于类型220086月到8月,属于类型320089月到10月,属于类型4200811月后,属于类型5

就上述两个救市标准看:房地产价格经过1年下跌,一线、二线城市已经下跌2成以上,距离30-40%的老百姓买得起的价格区间已经很接近;既然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下滑,对宏观经济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或者导致通货紧缩,需要提振市场,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救市成为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