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黎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每月的收入两三千元,还算稳定,但老婆已下岗,没有收入,眼看孩子就要上学了,以后家庭开销将会更大,小黎急需投资生财的渠道。
通过工作关系,小黎认识了一些人,也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投资理财工具有保险、股票、基金、国债、外汇、房产等等,小黎通过向业内人士咨询和网上查询学习,了解了各项理财工具的特点:保险、国债风险低同时收益也小,不适合自己急需用钱的情况;股票基金外汇收益高但同时风险也高,而且对投资者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时间精力的投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小黎每天朝九晚五需要上班,老婆的水平和精力也有限,虽然06年股市开始由熊变牛,但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还是会比其他投资要大得多,于是小黎把目光转到了房产,尤其是商铺,因为他了解到商铺以其诱人的增值潜力,正在引发继股票、住宅之后的第三波持续不退的投资热潮,而且国内有“一铺养三代”的古训,国外时下有“投资商铺是金,投资办公房是银,投资住宅是铜”的流行观点。这些说明古今中外,大家都认同商铺是一种很好的投资产品,结合自己的情况,买了商铺可以让老婆来做点小买卖,还解决了老婆的工作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很巧,小黎居住的小区正有小商铺出售,他便打起了如意算盘:自己居住的小区是新建小区,周边商业配套不是很齐全,区内的住户要买点日常生活用品非常不方便,如果用自己的积蓄作首付款,再向银行借一笔贷款,买下一个商铺,让老婆开家小型便利超市,生意肯定不错!超市的赢利可用于家里日常开销,自己的工资用来还贷款,不出几年,商铺就成自己的了。这样既解决了老婆的就业问题,又可以顾到家里,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投资理财方式,将来等商铺的价格上涨了,或租或售都行。
小黎喜滋滋地想自己找到了一条投资致富的好门道,这时,他心中满是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已经有点乐晕了头了,着着急急得,他就以不算合适的价格购买了一间位置格局都很一般的商铺,他家的超市也很快就在小区里开张了。刚开始的情况还如小黎所预期的那样,但在超市风光了半年后,小区的对面便开了一家大型超市,同时又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也在社区里开张了。相比之下,小黎家的超市缺乏位置、交通及价格、服务上的优势,光顾的客户日渐稀少,到了后来营业利润连维持日常的开支都成了问题。无奈中,小黎想改行从事其他经营,可又缺乏一技之长。小黎的工资要还银行贷款,一家三口的开销只能依赖仅有的还贷剩余下的七八百元。思前想后,在小商铺的门口挂起了“本铺租售”的字样,但由于在购买商铺时小黎没有认真选择,商铺在硬性条件方面存在些许问题,商铺乏人问津。小商铺成了小黎的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