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百姓经济学 |
很久很久以前,听过一个故事:
某年饥荒,灾民只能够吃草皮树根生活.
地方官报上了朝廷,结果皇帝一看,批示下来:
灾民太笨,没有米吃可以吃肉嘛!
本来当成笑话,但是看看赵先生的文章,实在让我感觉到了吃肉的皇帝的感觉.
摘录几句,笑谈一下.
语录之一: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会有“泡沫”。从这一点看,“泡沫”论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广州楼市的情况却十分奇特:
1、需求繁荣,空置率低。谈“泡沫”,不能回避空置率问题。目前,对于空置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存在争论,有人认为该用住房的所有存量,有人认为该用官方公布的年住宅竣工量。事实上,无论用那一种计算,广州住宅空置率并不高。
个人评论:赵生实在是高手.既然"对于空置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存在争论"又何来得出"无论用那一种计算,广州住宅空置率并不高"???实在是高啊.我们知道,空置率高低关键是对比,实践.而不是高高在上就能够说两句解决的.
否则,我也可以说:需求都是假按揭,空置率999.99%
2、投机、炒楼成份占购房比例不足20%。
个人评论:我不知道赵先生是从什么途径,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投机、炒楼成份占购房比例"的,难道他可以跑到各位购房者面前问:兄弟,你们是不是来投机炒楼的啊?
呵呵.
3、从房地产发展历史看(广州房地产从1979年算起),广州楼市正处于空前的盛世。
当然,我不反对“盛世危言”。事实上,楼价上升一般都会急升急跌,就如“升降机”。期待楼价温和上升,跟宏观经济同步。那只是美好的期望,实际过程很难发生。
个人评论:时间类比要考虑具体的节点,多少人25000的时候买入了中信广场,多少人用了13000买了淘金家园?就说天河区,烂尾的中诚广场熬了多少年?
回到最后一个问题:广州楼市有没有危机?我认为还是有的。“国六条”后,市场会怎样发展,目前只有上帝才能算得清楚。
房地产本身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风险意识需要有,冒风险的勇气更需要,否则还玩什么房地产。
个人评论:现在的问题在于房地产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是"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呢.买个普通的住宅,回报每年不过4%左右,还要打税,按揭,分分钟连5年定期存款4.14%都不够!谈何回报呢?
赵先生语录2:
(1)大城市成交缓慢,二、三线城市火爆。例如,柳州“在水一方”项目(30万平方米江景盘),第一天成交就达252套。贵港“盛世名门”项目,第一天卖出196套。
(2)买家反应热烈。无论在广州、南宁,还是桂林、重庆,老百姓看楼的热情并没有被政策“吓退”。“国六条”后,大家热情不减反增。发展商们要多多思考,如何把“坏事”变成“好事”。
(3)楼价确实到了一定的高度。再升价,对大家风险都很大。
个人评论:我不知道赵生的资料是怎么来的.我只相信报纸写的.3大报对黄金周的楼市评论只有一致的说法:价升量减,成交淡静.
而且,我相信国庆到天河城逛街的人们都注意了,楼巴空载的情况,哈哈。..
后一篇:刚性需求?"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