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有必要成为中国的“底特律”吗?

(2011-11-23 23:17:00)
标签:

广州

底特律

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

日产

丰田

本田

理念

汽车

分类: 汽车评谈

          广州有必要成为中国的“底特律”吗?
■假语·村言
    广州要不要成为中国的底特律?这个话题因广州车展开幕首日,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的表态而再度引发关注。
    此前,广州在要不要成为中国的底特律说法上有过考虑:当时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纷纷陷入破产边缘,当时几乎不再提底特律的概念,认为成为没落的汽车城毕竟不够吉利。如今,随着美国三大的复苏,底特律逐渐恢复生机,美国汽车工业逐渐有了新的生命力。
    此时,万庆良在致辞中提出,广州要打造国际汽车制造基地,成为中国的“底特律”,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一方面,广州是三大日系巨头的大本营,日产、本田、丰田在今年因为大地震的影响,以及泰国洪灾的冲击,加上德系、美系等各大汽车巨头逐渐调整华南策略加大进攻力度,日系在华南的首席地位不再稳固。此刻,喊出广州要成为中国的“底特律”就多了几分意义。
    特别是广州车展上,对日系提升品牌地位是一个挑战,同时,各大汽车巨头纷纷发布合资自主品牌,也是希望借助广州这个庞大的市场,在自主品牌上取得突破。一方面寄托着日系的复苏希望,一方面寄托着自主品牌的壮大,包括东风日产的启辰、广汽本田的理念,广汽集团的传祺等三大自主品牌的成长,这都需要广州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近年来,广州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继2009年产量突破100万辆、2010年广汽自主品牌轿车“传祺”下线后,今年1月至10月,广州市生产汽车120.32万辆,同比增长9.07%,高于全国3.2%的平均水平。万庆良说,广州到2015年将实现整车生产能力450万辆,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15万辆,打造国际汽车制造基地,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车展首日,万庆良一行人先是到零部件展区的广汽集团看国产汽车零部件,后到整车展区的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广汽集团展位,与工作人员交流,并试乘了几款汽车,同时,还不忘向同行的外国领事馆官员推荐“广州制造”。万市长对自主品牌以及广州汽车工业的期望由此可见一斑。细心的记者注意到万市长在试乘一款售价超百万元的车后,笑着说,“100万元的车就是不一样,我就坐不起这样的车!”并感叹“好车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啊!”而广州的自主品牌能否诞生百万元的豪车和品牌,想必也是万市长期待的事情。
    今年7月25日,由广东11市市长、副市长亲自带队的高规格经贸代表团与日本经贸界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日本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日本东京举行,超过千人的会场上,日本汽车相关企业负责人占过半。作为高端制造业,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我国,广东的汽车产业其实并没有在上世纪70年代,与上海、天津一道,搭乘最早一班顺风车发展起来。但至2010年,以广州为首的广东汽车产业已经足以撑起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广州更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汽车产量从2003年的19万辆发展到2010年的136万辆,增长了7倍多,广州汽车零部件产值增长了15倍。
  据万庆良介绍,下一步,广州将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30户产值超10亿元、30户产值超5亿元和100户产值超亿元的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带动珠三角发展成为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然而,广州要建设成世界级汽车制造基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曾经,就推进广州汽车业未来发展上,万庆良提出过3点希望:推进高起点开放合作,推进高质量的转型升级,推进高效益的产能扩展。
    那么,广州这个曾经日系重兵集结的汽车城,能否像美国底特律汽车城一样,成为三大美国自主品牌的发源地和成长福地,相信不能仅仅靠日产、丰田、本田三大日系品牌的支撑,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主品牌的崛起。这才是真正考验广汽集团以及广州汽车工业的功力所在!

    “假语·村言”原创作品,新浪汽车独家稿件!作者联系方式Email/MSN:licun2008@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