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中国社会科学报》关于“生活美学”问

(2012-10-12 18:48:46)
标签:

杂谈

提问者:《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郝欣

答者介绍:刘悦笛,现任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问题1:您认为当前中国美学思潮状况如何?与国外美学研究相比有何突出之处?

 

当前中国美学正在面临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在国际美学协会所倡导的“文化间性”转向的浪潮当中,中国美学界正在融入“全球对话主义”当中;另一方面,中国美学在国际交流当中,更加意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将中国本土美学“国际化”进而推向世界已成为大势所趋。“分析美学”欧美学界占据绝对主导,与这种主流的传统相比而言,当今中国美学始终没有经历过“语言学转向”的洗礼,在分析美学研究特别是“艺术哲学”研究方面,中国学界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对于分析美学之后兴起的“环境美学”,中国学者更多地还是在追随这个美学浪潮,只有到了“生活美学”兴起的时代,中西美学之间才真正形成了平等对话的关系。

 

 

问题2:当今美学是多元化、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如生活美学,您认为从学术角度出发,美学在这样交叉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活美学”在中西方近十年来同时兴起的美学新潮,它本身就是美学多元化的产物,美学从关注艺术、环境进而开始“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这也造成了新世纪国际美学界的“生活论转向”。在多学科的交叉视野当中,“生活美学”需要汲取诸如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等各个学科的养分,而且,更要在东西美学的互动之间共同这个国际美学最新的思潮。201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的会议,已经成为了国际美学界举办的第一个美学回归生活的国际盛会,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也在计划以这个会议为依托出版一本英文文集。到了“生活美学”方兴未艾这个新的时期,当今中国艺术美学界才能摆脱“西方美学本土化”的一百多年的历史状态,进而将“中国美学全球化”,因为中国美学当中本身就蕴含着最为丰富的生活审美化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在“文化间性”的视野当中理应得到一种创造性的转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