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0204舒泰神基本资料

(2012-03-07 16:36:39)
标签:

舒泰神

鼠神经生长因子

苏肽生

市场前景

治理结构

主要风险

产业基地

杂谈

分类: 个股分析

一、产品及市场

1、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是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也是我国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领域第一个国药准字号产品,用于促进神经损伤恢复、治疗视神经损伤。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是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国家四类新药,是国内唯一具有清肠和便秘两个适应症的清肠便秘类药物。

2、修复神经损伤的药物市场

治疗和修复神经损伤的药物以化学药和生物制药为主:①化学药,主要包括奥拉西坦、钙离子拮抗剂、依达拉奉和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等;②生物制药,主要包括小牛血(清)去蛋白、脑蛋白水解物、神经节苷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在过去几年中,生物制药异军突起,在神经损伤修复类药物中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从05年的约15%增长到09年的约30%

3、鼠神经生长因子细分市场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批准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上市的国家。截至2010 年底国内共有四家企业生产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由于“丽康乐”上市时间较短,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仍为“金路捷”、“恩经复”和“苏肽生”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

鼠神经生长因子从2003 年上市销售以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趋势。特别是2007 年后,销售增长进一步加快,2008 年和2009 年的销售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9.85%42.68%

药品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研发保护期、产品成熟期和衰退期,药品的研发保护期相当于普通商品的引入期和成长期。根据鼠神经生长因子目前的生产销售情况,该产品目前处于研发保护期的中期,正处于成长期初期。

据北京华夏仲景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研究报告》提供数据推算,2009 年全年该品种在全国市场的销售额为6.53 亿元,到2013年销售额将增长到22.20 亿元。

4、同业竞争优势

截至2010 年末,国内共有四家企业生产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类药品共有“苏肽生”、“恩经复”和“金路捷”等四个品牌,均为国家一类新药,目前为寡头竞争的局面。

该类产品2008 年、2009 年销售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9.85%42.68%,由导入期步入了快速增长期,日渐成为神经损伤修复类的主流药品。

 “苏肽生”于2006 年下半年上市,2007 年取得了17.51%的市场份额;2008年起“苏肽生”销售金额快速增长,逐渐赶超其他竞争对手,截至2009 年末,“苏肽生”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中已经占据了41.05%的市场份额,市场排名第一。

如果维持“苏肽生”现有的市场份额,到2013年,“苏肽生”的销售额预计可以达到9.11亿元

二、治理结构、人力资源

1、股权结构

公司前两大股东为昭衍投资和(持股 37.65)和香塘集团(持股32.07%)。

昭衍投资主要股东为周志文和冯宇霞夫妇,二人合计持有85%股份,间接持有舒泰神32%的股份、周志文另外持有公司0.82%股份。周志文夫妇合计持有公司股价32.85%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香塘集团除投资舒泰神外,成立至今尚未投资或从事与药品有关的业务,不具备生产、研发、销售药品经验。在舒泰神发展历程中,除委派董事外,未参与其运营管理。

舒泰神重大经营决策均由周志文(200512 月前为周志文、冯宇霞)提出议题、亲自或组织有关人员制订议案,再按规定程序决策后组织实施。

2、高管及薪酬

周志文,董事长兼总经理,硕士,年薪9.60万元,持股55万股;

蒋立新,董事兼副总经理,博士,年薪20万元,持股5万股;

张洪山,董事兼副总经理,硕士,年薪9.60万元,持股35万股,持有昭衍投资5%股份;

孙燕芳,总工程师、生产总监,大学,年薪18万元,持股5万股;

顾振其、顾建平为香塘集团委派的董事,不持股、不支薪。顾振其、顾建平为兄弟关系、分别持有得塘集团45%和55%股份。

3、核心员工持股

财务部冯宇静(周志文配偶冯宇霞之妹)20万股,营销总监张荣秦5万股,职工监事徐向青10万股,证券事务代表马莉娜3万股,生产部部长顾汉忠5万股,质量保证部主管王红卫、车间主任杨水莲、研发部魏玲、财务部袁桂芬各2万股

周志文、蒋立新、张洪山、孙燕芳、王红卫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4、人力资源

200820092010 年末,包括子公司昭衍博纳、三诺佳邑在内的本公司员工总数分别为119 人、173 人和220 人。2010年末220人中,实验人员39人占17.7%,本科以上88人占40%40岁以下187人占85%

2008 20092010 年末,昭衍新药(不含苏州昭衍)员工总数分别为131 人、157 人和195 人。2010年末195人中,实验人员163人占83.59%,本科以上92人占47.18%30岁以下130人占66.67%

三、募投项目

舒泰神医药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为4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0万元,该项目分两期实施。

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2128万元。建设期为二年,从第三年开始投产。三年分别投资12510万元(建筑工程)、8340万元(设备安装)和127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项目建成之后,公司生产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能够满足公司现有产品未来3-5年的生产需求,也为公司新产品的生产上市提供了生产条件。

一期工程主要内容:冻干粉针剂生产线产品为苏肽生,产量为400万盒;固体制剂生产线主要产品为舒泰清200万盒和阿司匹林肠溶片225万盒。公司储备的新产品美他沙酮片、掩味盐酸小檗碱分散片和曲司氯铵胶囊等,均可在固体制剂生产线上生产。

四、主要风险

1、仿制药加剧竞争

20139月以前为保护期,在现有四个品牌产品基础上,竞争品牌最多不会超过7种。此后将允许仿制,仿制药品上市至少需要4年以上的时间(20179月后)。仿制药品从推出市场到被市场普遍接受、形成一定的销售规模需3-4年的市场开拓期。

2、产品价格下降

2009 11 月,“苏肽生”被列入《医保目录》(2009 年版),零售价格受政府限定。“舒泰清”于2004 年列入《医保目录》由国家发改委定价并限定最高零售价格。“苏肽生”毛利率偏高,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或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下调风险较大。

3、产品单一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是“苏肽生”和“舒泰清”两种,其中来自“苏肽生”的收入连续四年超过公司主营收入的83%

五、发展规划

1、技术方向

以神经生长因子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为主线,从神经损伤修复类药物逐渐拓展到其他神经系统用药;以“舒泰清”和其他消化系统用药为辅,立足高端处方药市场,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2、品牌建设

公司将坚持品牌建设,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品“苏肽生”和“舒泰清”,将适时把“舒泰清”改造成OTC 产品,打造大众化知名品牌。

3、市场营销

大力完善现有销售网络,在拓宽销售网点、加大医院开发力度的基础上加大医院科室推广力度、提高销售渠道利用率。

4、开拓国际市场

在专业化和品牌化的指导下,公司将立足自主创新,走国际化研发道路,增强公司研发实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5、三年成长计划

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市场竞争优势,计划未来三年营业收入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产品毛利率基本维持现有水平,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其他事项

1、新药研发储备

除“苏肽生”、“舒泰清”外,公司已取得9 个药品的药品注册批件,曾获得曲司氯铵、替米沙坦、替米沙坦胶囊和维生素EC 咀嚼片四个新药证书,掩味盐酸小檗碱散剂、掩味盐酸小檗碱分散片、美他沙酮片等后备项目正在进行或已完成临床试验。公司高层次的研发队伍、灵活的机制保证新产品的梯队供应。

2、限售股上市

201286,解禁275万股;201486日大股东及高管持股共4725万股解禁。

3、适应税率

“苏肽生”按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税率6%;其他库存商品为为17%;营业税率5%;所得税率15%

4、整体搬迁

公司计划在2011年整体搬迁至新生产基地,为确保正常经营,2010年底已大量储备存货。

“苏肽生”生产周期为56天,“舒泰清”实际生产周期约为30天。

5、“苏肽生”毛利率较高的原因

2008 年至2010 年,“苏肽生”毛利率分别为86.44%89.05%92.89%,毛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相对较高而生产成本较低。①处于新药保护期,同类竞争企业较少,因此销售价格相对较高;②生产所需原材料小鼠颌下腺由关联企业昭衍新药提供,价格低;③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的构成是制造费用,随着产量的大幅提升,规模经济效益凸显,单位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6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完善区域销售体系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公司销售人员从2006年末的22人增加至2010年末的89人,销售实力逐步增强。公司将进一步加大营销队伍建设,与新的产品规模相适应,计划三年内公司销售人员增加至280人左右。

7、昭衍新药

同一股东控制下的昭衍新药,作为“合同研究组织”(CRO),从事“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为国内外药物研发机构和制药企业从事包括药理毒理试验在内的新药评价服务,并出具试验报告。

国内目前共有39 家机构通过GLP 认证,其中主要为科研院、医科院校等机构,以昭衍新药为代表的企业化运作类CRO 公司较少,为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

昭衍新药成立至今共接受国内外超过120 家制药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委托,完成超过900 项新药评价项目,是我国第一家企业化新药评价机构,完成新药临床前评价项目最多之CRO 机构,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美国FDAGLP 检查、同时又具有中国GLP 资质之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