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数:从张爱玲小说里活过来的女子
文/秦子陵
张爱玲女士的作品一直都是极受白领偏爱的文艺片题材,而且女性题材这一作品本色往往使得剧中的女演员更加受到关注,前不久的《色戒》就捧红了一位“新人”演员汤唯,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对演技是一种考验,更是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而这样的机会,陈数终于等来了,在新出炉的电视剧《倾城之恋》中,陈数饰演女主角白流苏,令子陵想起二十五年前那部同名电影,同样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那是令周润发大红大紫的代表电影中,少有的一部文艺作品。
陈数这个名字子陵之前和大多数网友一样陌生,紧紧因为这部《倾城之恋》才开始注意到这个名字,子陵知道,张爱玲的故事虽然有足够份量可以捧起一个人,但也是一面检验演员功力的镜子,其细腻的心里刻画,浓厚的文艺气息,没有十分深厚的表演功力是无法驾驭的,泛泛之辈就算侥幸中选,也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留笑话给人看。那么陈数是否够格呢?

子陵注意到陈数是学舞蹈出身,并且中戏毕业加入了中国国家话剧团,出演过几部优秀的话剧舞台剧作品,这两点无疑对她出演张爱玲的文艺作品是及其有益的。
首先,张爱玲女士文笔叙述优雅,其笔下女子多为旧上海滩的美伶,举手投足之间,必然有一份自然而然的雅致在其中,陈数扎实的舞蹈功底,无疑在这一点上会做得更好,子陵从前也去学过一段时间舞蹈,也是受了所谓“舞蹈可以让举止更加优雅”的诱惑。

另外,以三十四年代旧上海等都市作为背景的文艺影视作品,从来都给子陵一种浓厚的话剧味道,繁华的街市,来往的电车、人力车,纷乱的旧画广告帖,包括古色古香西洋味道十足的小楼内外,都像舞台的背景一样虚幻、美丽,而张爱玲的小说,让一群衣着雅致的人们在这样的舞台背景中悲欢离合着,像足了一出出话剧。而话剧和影视剧的界限逐渐模糊,《倾城之恋》注定是一出话剧味十足的电视剧,陈数浸淫多年的话剧功底对展现张爱玲的文学世界也大有裨益。当然,还是子陵一直说的那个理,虽然话剧和影视剧表演不尽相同,但好的演员通常都有很深厚的话剧表演功力,而大陆影视剧没特效没“大牌”,只是这么一批及其优秀的演员在支撑着大半边天,相信陈数也会是其中的一个。

张爱玲的小说之所以被奉为“女人圣经”,在于她的很多作品的女主人公都极力冲破封建桎梏和旁人言语,追求真爱不息飞蛾扑火,《倾城之恋》的白流苏也是这样一个女子,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去追求一个风一样的男子,所幸,她的结局是美好的,终于在纷飞战火中,与所爱交心。短短两万字的《倾城》,张爱玲给后人留下许多可能,而这本小说首次改编为电视剧,也加入了剧集创作者的许多新元素和解读,但大体上的故事是没有变的,如何完整地通过电视剧这一更通俗的方式表现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是陈数的考题。

于是子陵找来了这部剧,开始看陈数身着旗袍行走于剧中的每个角落,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个旧上海名伶的坎坷情路越铺越开,由内而外的文艺气质,清新淡雅不张扬却极具吸引力的迷人,渐渐地,子陵开始认可某位导演说过的,陈数是中国穿旗袍最美的女子。
是陈数再一次把子陵带到了张爱玲的世界里,仿佛她本就是从张爱玲的小说中走出来的人物一般。对于这么多年一步一步踏实走来的陈数而言,《倾城之恋》是她证明自己的一个契机。
秦子陵
2009.3.23
『申明』
一、本文仅代表博主秦子陵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他人或媒体立场;
二、原创文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勿以任意方式转载引用;
三、博主联络方式: Mail: missindark@sina.com Q:270523061(约稿注明)。
彼岸博客读者交流群:54514311、2675249 (非诚勿扰)
近期导读:
阿娇若想顺利复出千万别学张柏芝(图)
阿娇复出后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图)
点此阅读彼岸博客其他文字
点此返回彼岸博客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