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临水夫人陈靖姑祭祀大典(组图)

标签:
临水夫人陈靖姑陆上妈祖祭祀大典实拍摄影文化 |
分类: 文化情感频道 |
临水夫人陈靖姑造像(资料图片)
三八节实拍临水夫人陈靖姑祭祀大典(组图)
引文/子陵
【传说】
根据《中国民间诸神》,陈靖姑是福州下渡人,生于唐大历元年(766)的正月十五,父亲陈昌在朝廷官户部郎中。她17岁时给隐居山中学道的哥哥送饭,途中遇一个要饭的老婆婆,就把饭送给她吃了,这老婆婆原来是有道行的仙人,便教给靖姑符术,驱使五丁。后来皇后难产,靖姑运气用法术赶到后宫,帮助皇后生下了太子,宫娥上奏,皇帝大悦,马上封陈靖姑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并在福建古田为其建庙。于是民间就把陈靖姑说成是“催生护幼”之神。
另有一说,陈靖姑莆田人,家住醴泉里竹林村(今秀屿镇象山村),生于唐乾宁元年(894),父陈昌、母葛氏、兄陈宁元,皆为巫,靖姑也是个女巫(古代的巫是指有法术的人)。靖姑少年时代上庐山学法,于唐光化元年(898)学成回闽,受庐山许师傅的重托,一路斩妖除邪,除暴安良,斩蛇妖于古田临水井中。沿途收女将36人,玉女72人,回莆田醴泉里嵩山仙姑岩修炼。却说其兄陈守元在闽国王昶朝任天师,时福州大旱,天师率众道士祈雨未果,只好求助于妹。此时陈靖姑已与黄演成亲,怀孕数月,为拯救灾民,她毅然脱胎求雨,动了胎气。天降大雨,靖姑却因难产而死。临终前发誓:“不救产难,誓不为神。”于是莆田人在嵩山立庙奉祀她,尊她为助产女神,号临水夫人。
【考证】
1986年,台湾泰安堂信徒丁水龙先生组织人员经多方考证,至1989年,确认莆田醴泉里(今秀屿镇)嵩山是陈靖姑的祖籍地和修炼地,陈靖姑是唐中和二年(887)正月十五,其父在福州经商时所生,嵩山仙姑岩是临水夫人祖庙。
【来源】
《闽都别记》:“夫人临盆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庭,闾里称奇,引为吉兆。幼聪颖明慧,贤淑端庄。年十三,蒙许逊真君录入门下,授以道法。三年学成归里,奉亲命适古田县刘杞公为妻。夫人本好生济世,常以闾山正法摄伏魔精。救人厄难。开闽建国二年夏,闽垣大旱禾枯树萎,民不聊生!夫人顺应民情,以怀孕之身奋然脱胎,临坛施法祈雨,事后归天。年方二十四岁。时人以其肉身于古田立庙祀之。夫人羽化后,英灵复赴间山,求师补授救产保胎之术,誓愿以救产扶婴,治病驱邪,济世度人。因其累显灵异于世,遂为闽台各地庙祀日隆。历宋、元、明、清诸代均有封赠,初号临水夫人,后加封临水崇福夫人,王绍荣封为顺天圣母顺懿元君,道教称惠枕慈量天尊。闽人咸以临水陈太后称之。”
【陈靖姑信仰】
历代帝王对陈靖姑都进行加封敕赐,五代闽王赐陈靖姑为三十六婆官,树碑纪念;南宋淳佑年间,理宗帝追赐陈靖姑为"慈靖夫人",赐额"顺懿";清乾隆帝封赐陈靖姑为"太后"。陈靖姑是福建民间百姓尊崇的一位女性。"莆田有妈祖,古田有靖姑。"妈祖林默娘和临水夫人陈靖姑生前都做过许多济世救人的善事;她们去世后,一个成了"海上保护神",一个成了"妇幼保护神"。陈靖姑的信徒有8000多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台湾和东南亚国家。
筹备过程中
两岸民间艺术团体的表演
舞狮
闽台特色戏曲
热闹的舞龙,彩声连连
肃立以待
来自各地的上香代表
仪仗队列在闽江边等候
两岸信众齐聚一堂
祭祀大典开始
礼官引领进香者过桥
敬香
香灰加入大鼎
次第进香
进香代表列队池畔
进鼓
仪仗队伍入场
颂祭文
进酒
进果盘
进茶
民间艺术团体表演
进香代表……=___=
会场全景
典礼过后,闽台两地信众纷纷上前进香,子陵也去拜了拜..
两岸共植同心树,代表海峡两岸的人们同根同源、同心同德
子陵忽然觉得小锄就是为汉服女子设计的,当真优雅!
典礼刚结束不久,雨又开始下了起来,一直下到夜晚,但典礼过程中,滴雨全无。
人们冒雨护送陈靖姑神像
实拍福州苍山区居民区中的陈靖姑故居、陈靖姑出生地
塑像
庙宇
神位
秦子陵
2009.3.9
『申明』
一、本文仅代表博主秦子陵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他人或媒体立场;
二、原创摄影,版权所有,请勿以任意方式转载或引用,违者必究.
近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