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文是刚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不知原创者。主要是讲股价被低估的原因,貌似是从很乐观的情况且投机思维很浓来看A股的,他眼中的低估其实还很高估,这是投资的大敌,呵。目前2200多点的2850多只股中绝大多数个股并不低估,非常高估,例证:根据全部上市公司2012年中报数据( 2012年 6月
29日上证指数2225点,与目前差不多),净利润排名前300名的上市公司实现了全市场净利润的94%,平均市盈率按照中报年化8.6倍;而300名以后剩余1817家非亏损公司只实现全市场净利润的6%,平均市盈率65倍,但这些公司数量占全市场的86%。再看看这个《A股太扭曲的高估值PK成熟市场的美股与港股估值》。
目前大多数投机者(含大部分机构)一般认为早前的2000点下的多数个股低估,这是很不成熟的,如此思考的原因无非是A股股价前20多年一直很扭曲与高估,拿早前2000点个股价格与过往股价比较,看似便宜,其实还很贵。在看下文的时候,如果再来一次反向思维,是否可以寻找到目前股价依然高估的理由呢?
寻找股价被低估的理由
当我们因为看好一家公司的股票而买进的时候,其实都是基于一个预期,那就是这家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到时候股价就会上涨,所以我们现在买进可以获取二级市场的差价收益。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买进股票之前都是这样考虑的。这种思考的方式并没有错,比如对于一些成长股,我们通过研判相信它的业绩会得到快速的增长,因此现在的股价就是偏低的。
不过我们几乎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现在的股价为什么这样低?
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赟认为这话是谬论,很唯心】。股价是有买卖双方决定的,就是说股价的存在就表明买卖双方对于这一价格的认可。当我们以为股价被低估的时候,卖方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的智商并不在我们之下,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他们同样也应该知道,卖方愿意在目前的价位卖出也同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少他们并不以为目前的股价被低估。
我们对于股价的判断同市场上的判断出现了差异,这是面对的现实问题。如果现在的市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判断就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找出答案。
通过换位思考从而找出目前股价被低估的理由,这是主要的解决方法,如找不到这样的理由,很有可能就是自己错了。
以下一些常见的情况通常都可以作为股价被低估的理由:
情况①:新产量释放存在不确定性
很多时候公司业绩的提升是通过释放新的产能来实现的,如到时新产能不能释放,那么现在的股价就不会考虑这个因素。
情况②:新产能的效益不确定
新产能提升业绩的关键在于效益,如果涉及新产能的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变化导致新产能的效益远低于预期,那么对股价也不会有正面的影响。
情况③:新产能释放的时间
时间点是一个关键因素,比如新产能释放的时间点在8个月之后,那么现在股价被低估是合理的,因为市场上的普通投资者主观上并不愿意持有那么长时间的股票。
情况④:利空因素的干扰
情况⑤:某些大单由于一些其他因素要退出导致股价被低估
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比如一些大型基金要进行仓位的调整或者一些短线的主力资金撤离等等,都会因短时间的供求关系失衡而导致这种结果。
情况⑥:某种题材炒作的退潮
情况⑦:刻意的人为打压
某些情况下主力资金在介入建仓时会有刻意打压的过程,这段时候股价很容易被低估。
情况⑧:某些特定因素的干扰
比如大小非即将上市,公司希望降低定向增发的价格从而推出一些利空的消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只是部分较常见情况,很多时候股价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
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因素,那么所谓股价被低估的理由就已经被找到,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判,以确认股价是否真的被低估。
比如对于情况③,我们需要反复核实新产能释放的时间点,如果确实还有8个月,那么我们需要研判的是现在买进是否早了一些,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等等;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段时间的等待,那么买进还是正确的。
找到股价被低估的理由是必需的,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找到成长股。
价值低估的几种成因
跟踪股票,等待打折的价格出现时候买进,巴菲特很有耐心是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它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它可以在任何非理性暴跌时候出场,而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就必须要比老巴还要更谨慎出手,更要严格自己的买卖纪律,从某一方面说,我们做好股票对人性要求要比巴菲特更严格地多!!
价值低估的成因我们必须清楚,将这些成因牢牢刻印在脑子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使我们作为价值投资人最为兴奋时刻到了。
第一:由于未来高速成长而目前严重低估
前两年我们买进苏宁电器就是这个原因,当时看似该股市盈率不低,但总体PEG很低,还是有潜力可挖,原因是门店的扩张显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因此我们买进。类似情况有当时的小商品城和目前的一些高成长小盘股,如我们一直持有的信立泰,上市以后股价不低,但我们认为有一定成长性,并在上市第一天开始买进。
第二:由于市场环境极端恶劣造成严重低估
这种情况几年遇到一次,使系统性的风险所致,几乎到处都是被严重低估的票,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挑选,最好是不但被严重市场打压过的未来的高速成长股,这样可以有双重弹性时的股价由很好的涨幅,收益可观!
第三:企业突然受到的软伤害
什么叫软伤害,就是时间上伤害很短,且过去后能完全抚平,没有什么过重的后遗症,并且伤害本身可能给企业一些完善自我的机会。比如:09年介入的漳泽电力,08年介入的伊利股份等等,我们可以静静观看企业受伤害时候的种种表现,如果确认不能伤害企业本身发展规律,没有受到很严重的内伤,就可以在股价被不断抛售打压很低情况下,分批买进。
第四:暂时缺乏资金关注的低估
比如07年我们买进的新股潞安环能,当时煤炭股不太引人注意,在牛市氛围下形成了一个可观的价值洼地,我们大举进入,收益可观!目前的贵州茅台,银行股,大盘股都是由此类低估的嫌疑,大家可以积极关注。
第五:转型整合隐蔽性低估
这个好理解,关键是未来转型后增长的确定性把握问题,例如我们从09年11月开始大举布局的华北制药,就是此例!
以上所有低估形式很多不适完全单一存在的,都是交汇融合发生的,把握得关键是确定性和价格未来的弹性这两点,在稳健基础上大家不必每天紧紧盯住盘面,磨练自己的对企业和盘面的灵敏嗅觉很重要!高手们通常打开看上几分钟,就明白整体形势了,看看企业年报几分钟就能有个大概策略了!
相关阅读:《A股太扭曲的高估值PK成熟市场的美股与港股估值》
《警钟:股市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
《悲观看A股
结果会怎么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