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中国散文排行榜峻毅的博客慈溪育才中学民盟教育理念沈宏邦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为育高素质人才,先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人决定一切,教师资质决定学校质量,有好的教师就不怕教不出好的学生。——沈宏邦
沈宏邦先生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比谁都清楚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就是这个企业生命的基本保障,最终决定产品质量的是人,毕竟是人定成败。
“办高层次学校,育高素质人才”——是育才在办学伊始,当时的巿长王勇先生为育才中学的题词。沈宏邦董事长就以此作为办学的基本定位,十年来一直以此为办学原则,从不含糊。可以说,这个原则是育才中学的定海神针。
沈宏邦董事长像在产品生产现场中寻找产品的质点那样,找准了育人教育的质点就是人的组合结构的合理性——育才中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是实施校长责任制的,校领导是以校长为核心的。所以育才人组合结构的合理性形成了——要校领导做好的,校长先要做好;要教师做好的,校领导先要做好;要学生做好的,教师先要做好。他从这组“人”组合结构的源头——他自己抓起,并给自己定位——爱才惜才重才用才育才,以人为本,管好后勤,了解教师,为一线教师排忧解难,消除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打造育才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观——德高博爱心健,经验丰厚,知识渊博,敢于探索创新,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此,他投入大量的心血和财力,真可谓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工作忙时,他吃住都在学校,常常召集学生座谈,收集来自学生对学校对教师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的第一手资料,还常常到教师办公室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对骨干教师的情况更是熟如指掌;他订阅了中国教育报等教育类报刊杂志,看到有意义的,观念新经验好的,一一抄摘下来,复印后发给教师,以便教师对当下教育时态有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和学习。他说教师太忙,不可能大量浏览报刊杂志,他平时就多留意多摘录些。我特地留意了他办公室的大书柜,基本是以与教育有关的书籍为主,也有史书类,其中孔子学说类和陶行知教育理念文选类占最多。在交谈中不难看出沈宏邦先生非常敬重也很欣赏这两位古今中国最杰出的最有思想的教育家,有不少育人警句摘录在案头的记事本上,他的育人先育德的基本思想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两位教育家的育人理念基础上……在育才上上下下都知道董事长凡是对教育有关的新观念新知识都如饥似渴,其思维和理念不但超越新时代青年,还常常有出其不意的新创意新亮点。比如把先贤孔子请进校园这一创意——自觉承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崇尚尊师重教之风,赋予学校德育以“传统和神圣”的内容,把素质教育落实在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上,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再如看教师实绩,他有自己从简又实在的创意——学生作业少,但学生的实际成绩反馈更好,学生对课堂授教直接理解的反应更好,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率更高,这就是教师教学水平“高超”和“奇妙”的标志,就要鼓励这样的高效型教师。
记者:沈董,您的家人都说您老了老了,反倒辛苦了。建校初期您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育才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在社会上也有了你们自己品牌和灿烂的一页,再说你们是实施校长责任制的,按理说您应该可以偷偷闲,轻松轻松了。
沈宏邦:学校的育人教育工作是无时可计的,难用正常的作休安排,几千名学生几千种思维几千种行为,好动好奇是他们的天性,时时都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学生对于一个学校一个教师或者社会来说,成败安危只是一个比例数,但对于学生个人和学生家庭来说,就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三家四代人,奶奶爷爷家,外公外婆家,父母和自己的家;四代是祖辈、父辈、自己和下一代。办学成败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跳糟,可我这个董事长不能跳槽,只能挑担。学生的成败安危,不说学校会如何如何,也不说我个人会如何如何,就单对学生和学生家长总要对得住吧!肩上压着这样的担子我敢轻松偷闲吗?自从决心办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到不可能再有轻松偷闲的日子了。我对自己说,只许成不可败,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因为我根本就没有给自己留有一丝退路。
我被沈宏邦董事长这番实打实的话感动。“一个孩子直接关系到三家四代人,不说别的,总要对得住学生和学生家长。”没有修饰润色,也没有豪情壮志,在简单平实的话中,自觉担起了责任。真是有这样的办学理念和责任,才会让沈董事长不惜一切地去组建过硬的教师队伍。在他的育人教育理念里,始终坚持“人决定一切,教师资质决定学校质量,有好的教师就不怕教不出好的学生。”这个在工、农、兵三大行列里滚打拚搏猛闯了半辈子,最终选择了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后,就认定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投入在基础教育事业;这位不是教育工作出身的教育家,调动了自己能调集的所有智慧和信息网关系网,从“挖、引、请、培”四方入手,“挖”本辖区内公立学校在职优秀教师,凡是被他看好的,再难也要想办法把“宝贝”挖到;“引”年轻高资优质的教师活力因素充实教师队伍,亲自到培养优质教师的摇篮——浙师大、华东师大硕士研究生宿舍演讲好儿女志在四方,招贤纳士,把贤能人才引入育才,开创了慈溪市普通中学引进硕士研究生授课的先例;“请”特级教师和业务骨干教师驻足育才而不惜高薪;“培”养在职教师,通过各种进修学习、通过新老教师结师徒带教等,积累教育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爱才惜才重才用才出了名的沈宏邦董事长,只要让他发现有他需要的贤能人才,可以说是全方位拉开可以拉开的一切关系,真是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不厌其烦地登门恭请,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大有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为了得到一个好教师,他曾九次亲自登门,《三国演义》刘备三请诸葛亮以“三顾茅庐”为成语典故承传至今,他是以“九顾茅庐”的耐心和真诚感动人,直到把“宝贝”挖到了手,才见其喜形于色。这样的事例很多,育才的名师几乎个个或多或少地有过这样的“被挖”经历。功夫不枉有心人,现在育才高中的教师队伍可谓是资高质实的,拥有特级教师6人,骨干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占30%,中学高级教师占33%以上,中学一级教师占38%以上,教育硕士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23%以上,大学本科达百分之百。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作为凝聚剂,使“挖来”“引来”“请来”的“宝贝”们各扬风采,各缀育才的人文风光。为了全面提高育才的整体素质,沈宏邦董事长特聘请了全国公认的知名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原浙江省著名重点高中杭二高校长(在他任期内把杭二中打造成了浙江省基础教育的品牌)徐承楠老师为育才中学名誉校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徐承楠老师并不是只挂个荣誉校长的空名,而是每月有7-10天吃住在育才高中,亲临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与教学研讨。
民办学校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教师流动量大,教师队伍难稳定,这是民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但育才中学的教师队伍是相对稳定的,这无一不与沈董事长“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人格魅力息息相关。沈董事长为了稳定教师队伍,相关的优惠福利和后勤保障紧紧跟上。当不正当竞争的谣传“公办教师在民营学校的不再保留公办在职编制”波及到育才时,沈宏邦董事长为避免教师情绪的波动而当机立定——与有关教师签下书面承诺合约,如谣传属实,学校将一次性提前发足直至教师退休的全部工资和养老保险,同时还注明家属子女享受优先安排工作,以确保教师为育才尽心敬业的切身利益,确保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为了能让教师全心投入学校的育人教育工作,学校一路绿灯为教师排忧解难,竭力帮助教师解除来自现实生活的种种后顾之忧。签下这样的书面合约,不只需要管理才能、经济实力和博大情怀,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董事长对教师的信任!
沈宏邦董事长处处体谅教师爱护教师,谁要是有什么困难,他都予以关注;教师每有一点成绩、每一份贡献都得以尊重和回报。硕士研究生在育才工作期内,享受免费居住90平方的套房;在校教职员工只要想进修提高的,学费都由学校承担;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任何形式的学术论文和文学艺术作品等,或参加各类征文获奖,学校都给予奖励;教师购房无条件借款;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长教师的阅历见识,学校组织教师出国培训参观高达100多人次,这样大的规模组织一线教师出国培训参观,在浙江唯育才中学独有,虽然在国内我不敢说是育才独一无二,但我敢肯定——绝对是屈指可数的。这应视为是育才高中的荣誉,也应该是育才高中教师值得骄傲的一个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