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通往诗歌的路是笔直的。在这里,应该没有批判和争论。每个人都是一首独一无二的诗。每首诗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心灵。通往语言的路是没有重复的。在这里,每句话都是一种潜意识飞翔的意境。每组词都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创意。没有刻意和经验,更没有模仿和因循。笔直的天产生笔直的云,笔直的云生出笔直的路,笔直的路最接近于孩子和真理。所以,诗歌和一切文本都是笔直的,没有固定的尺度和范围。有的只是一首诗正在行进中的意识。他指向哪里全凭作者的直觉。如果硬有人要把一个人的作品按照他的方式来改进,这个人就是在自以为是,在扼杀他人的灵感和思维。我主张永远不批叛不争执,让诗歌本身开口说话,让语言本身散发她自己的光茫。”
而我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发表之后总会有争论的,百家争鸣嘛。对作品的批判与争论,也只是各家之言,真正的目的是想让作品(思想)有所提升,决不是“硬有人要把一个人的作品按照他的方式来改进”,也非是“自以为是”的行言,更不存在“扼杀他人的灵感和思维”,除非在故意的恶性攻击。任何写作者都有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在文字中发表出来,得到读者的肯定与否定都是很正常的啊。
其实我们都知道,浩瀚的天空是无法让云笔直,文字的路和人生的路一样,也不可能直笔,真理更不可能接近笔直,要不就不存在“要为真理而斗争”的事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