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叙述、结构和在场(四月份散文中国值班手记)

(2007-05-06 19:13:54)
标签:

散文中国

新散文

散文评论

谈天说地

感悟随笔

文化杂谈

作家

散文

峻毅

分类: 读文★读人
 

叙述、结构和在场

——四月份在[散文中国]的值班手记

 

峻 毅

   

    献平让我做四月份的值班斑主,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真的很意外。当时,我已经接受了新散文论坛的值班工作,真的很担心同时在两个散文高手云集的纯散文论坛做值班会让大家失望。辛苦点累点倒没有什么,再怎么着一个月的时间总能克服的。我担心的是我学识浅薄,秉性过直,很容易在无意中把朋友们给得罪了。再是【散文中国】是一个纯散文性的论坛,大家认真写字,认真论文,回帖都有针对性的,不像生活综合性的网站那么搞笑,回帖可以不着边际,纯粹是趣乐。我又偏偏是一根筋,不会敷衍了事,一时难以适应。好在老师们和朋友们都很谦和大肚,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才使我没有半道逃脱。

    在春天的四月,能和雪儿一同做了一个月的值班斑竹,虽然有点辛苦,但合作相当默契,整个过程都是轻松愉快的,本人的收获也很大。因为散文中国几乎每周都有一个新的写作话题,虽然本人感觉有点频繁,但每个话题对于我来说都很新鲜,使我对于散文的认识由浅入深,尤其是在值班的时候,对老师们作品的点评,不管得当不得当,都能得到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不再有心理压力;雪儿的勤奋,使我没有“零回复”的压力,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给予我这样的学习机会和轻松的心境。

    一个月过去了,我觉得应该对自己的值班心迹做个小结,也是我对帮助和支持我的良师益友们有个交待。可是我真的太散淡了,一直不敢下笔写总结一类的文字,所以就谈谈在四月份的收益感受吧。这个四月,我最大的收获是来自沙龙里的交流和对朋友们的作品做个比较而得到的,下面就尽量分类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一、关心动物类的散文

    我认为对动物的写作,其是就是一种人性的写作。我们人类太过关心自己的存在,而忽视了动物存在。桑麻先生的《在缰绳的那头奔跑又徘徊》,叙述是特别的,我认为是夹叙夹议的叙述,在我看来十分难得。桑麻兄叙述的很顺畅,文章中的“我”在其中仅仅是一个见证人,这样手法很巧妙。文章中有好多的精彩的地方,“走在坚硬的道路上,它失去了那些松软。沿着这条道路,主人把它送到一把更其坚硬的钢刀面前。”这一段描写的惊心动魄,正如朝敏说的“桑麻兄的文字是不能去掉一个字的。”桑麻兄最为可贵的是其中的象征味道“我看见的这头小公牛,也试图跑掉,但根本不可能。”是的,人也是这样的,不可能是自由的,其实真正的自由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薛暮冬的《放驴小子》也是写动物的。他的叙述特点是有细节,有人物,整个文气的进行是在动感中发生的。家淳说:“感觉到刘亮程的风格,当然,文字味道又是暮冬兄自己的。”而衔杯觉得最后郊外遇驴事件最好不要,重点当在王铁,人性的复杂。他俩解读的很透。

   

    二、关心植物类的散文

    植物是人类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月份朋友们的散文里有好多写植物的文章,里面不少是经典,我认为是可以上中学阅读课本的。比如瘦棠寒蝉的《松树记》,对写松树像是写自己的亲人一般,是那样不拒细致地描写了一番,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朋友们好评如潮,我认为还是雪儿“智性从容”的四字点评最为到位。感情是智慧的亲兄弟,有了感情,才会有文字中的智慧。齐凤池《三月里的菠菜绿油油的嫩》写的是菠菜,菠菜也是人类的好伙伴,是人身血液铁质中的伴侣。在齐兄笔下的菠菜,是自然的,也是朴直的,我始终觉得他的写作风格是自成一家的。

    香雪盈袖的《老屋周围的树》也是写植物的,从中我觉得有五个方面真的很好。一是这四棵树写到一个极致,很好;二是树木和人的生存之间的关系表达很到位;三是亲情和乡情浑然一体,而且不迷失方向,没有在沉迷之中(太多的人很容易迷醉里面了);四是语言是自己的,和内容结合的很紧,这样的作品不是一时高兴写出来的,应经过了长期的积淀;五是不紧不慢地叙述,没有强加什么意义,但是读者已经品味到其中的意义了。

    家淳的《莲藕:爬伏、延伸或者生长》也是写植物的,渔人表扬道;“很密集的意象,有粘稠感,文字就有了张力。”透透说:“家淳温婉细腻,一种纷繁的情绪缠绕着文字。”我很赞同他们的观点。我特别喜欢文中有“从死亡的枯荷追问下去,就遭遇到绿草和莲藕的勃勃生机”这一句。

   

    三、原生态类的写作

    散文中国倡导原生态写作,贴近现实的作品在四月当然有力度。龙章辉的《谁叫你是贼》,我很注意他从“抓住他”到“打死他”的结构意识,虽然是情节的进行,也是情绪的宣泄,但是读者读到的,并是不是字面的部分,我看到朋友们纷纷点评,对于这个现象内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我想到了电影《天下无贼》,可能吗?不可能的!在献平的《乡村个案分析》对于盗窃的产生根源进行了分析,所以说,不可能消灭盗窃的。不同的只是有的是公开地盗窃,有的是悄悄的盗窃,有的人为了吃穿,有的人则是能把一个民族的基础驾空啊。正如谎言之舟所说:“我并不觉得贼有多可恨,每遇此类事件必上前劝阻。盗贼四起是一个社会现象。”

    衔杯的《文人末路》,我也不知道该归类到哪里,归人文散文吗?好像又觉得有点生硬了,还是归在原生态吧。《文人末路》大家都说好,尤其是渔人所说:“衔杯兄写历史写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见地。”写历史人物,关键在于自己的独特见地,衔杯不只是做到了,而且很好。我读出他在结构上是有想法的,用了属于他自己的结构法。有自己的观点,但不煽情,这是很不容易的。“中国社会外部形态的静是通过内部消长的动达到的”,“中国文人并不以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为终极理想,经世济民,建功立业才是丈夫本色。在中国,文人不分新旧,历来如此”等,全是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还有写这个作品时候,杯子是一直在场中的。他是导演,知道在场与不在场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果然是也!“文人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这根挺立了三千年的柱子,在李鸿章身上,倒了。”他倒了,中国文人的脊梁是不是也弯了呢?还有阳光的杯子自己说着困惑“渔人大哥说,再感性一点就好了,说的是啊,这是我的瓶颈,我也不知道怎么往下走好,所以把这篇文章的创作过程写出来,说给大家。”怎样走,靠着自己觉悟走吧。不是说无产阶级只能自己解放自己吗,在你感到自己长大了,强壮了,变化了,你不就真正的长大了吗?

   

    四、用心灵进行叙述,很有自己特点类的散文

    献平写的《六个房间》,我一直踯躅不知道该放到哪里,最后还是放到这了。

    他的结构意识是清醒的,是有创新意识的。六个房间的各自的重点不同,盛的文化内涵也不同。是安身还是出走,一直氤氲在他的叙述里,并且在“现实”里找到了他的可以寄托的意象。一个人生命的过程,肯定和不同的房间有关的,里面有温暖,也有被伤害,有对亲人的怀念,也有对世界声音的倾听,人在哪个角度倾听最好呢,应在原野上呢?还应在一个房子里呢?国人的习惯是在一个房间里,献平的叙述就有了哲学的意义。人和世界的隔膜和矛盾,人和自己的矛盾,都在房间里发生了,这样的发生是不大被人注意的,可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还有他对于“根”的幻觉,都是重要的,有了一个老房子,就感到有根了,就是我们的优秀和柔软的所在。他自己在文章里说:“一个人的异乡最大的悲伤不是孤独,而是空洞,身体乃至灵魂的空——华灯和人群,车辆和风景,它们专属自己,独立存在,观看者无论怎么样也不会与它们真正融为一体。”说的真好。

    【散文中国】一直着意提高朋友们的叙述水准,我在四月里看到朋友们的叙述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顺叙的,有的是按照心里的意象抒发的,在这个方面,我看到了刚到【散文中国】不久的眉儿的《谁比你孤独》,眼前一亮,她的写的是情绪,但是很耐读。文里的五个“生活”片段恰似五声生灵的惊雷,我被她作品里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写的真好!我知道她在写这些作品时候,是经过了许多的生命浓缩。还有萧萧眉儿的《谁念错了咒语?》,同样充满了灵性叙述的魅力。生命是宝贵的,在她的叙述里,让人清晰地自省。三个生活的片段,构成了散文的主线,小狗的命运令人嗟叹。一如朱朝敏所说:“灵活的眉儿,行云流水的叙述。”渔人先生的体会是“很尖锐的表达。”周艳丽的评点是;“触动心灵的叙说!”

    朱朝敏是实力的作家,她的表达方式是多种的,在有的朋友在呼唤她的《远山苍茫》时候,她的笔触已经到了《时光终结》。读过这个作品之后,我感觉到朝敏在写人类精神,不是单纯地写一个景物,或者是写一个小小的情绪。她的写作已经接触到了“存在”这个深刻的话题。时光终结,时光能终结吗?在读朝敏作前,我认为是时光不能终结的,但读了此作之后,认为是时光同样可以终结。因为时间总是分了好多零星具体的局部,总体是无法终结的,局部自然可以终结,甚至是一个人的一段经历里的内涵,是可以终结的。春天能终结吗?能的,今年的春天和去年的不一样了,所以我不怀疑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于得到古代文人的风韵,因为好多东西已经终结了。更不要说爱情,爱情是一种心理现象,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是最容易终结的东西。因此,有好多智慧的女人对于爱情保持着一种难得的“智慧”。想方设法避免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对于朝敏在文章中说的智慧女人,我是不熟悉的,但是我知道她们在异国活的很自在的,我一定要设法熟悉她们——汗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西蒙"波伏娃。我一直认为一个包袱重重的女人,是不可能对于人类文化做出贡献的,这个观点也可以推广给男人们(嘿嘿,不过我可要收取合理化建议费的哦)。

    悬石的《人在旅途》也是很有特点的,我们都是过客,对于过程来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悬石的叙述很美很实,把大家引到了他的宫殿。优点和缺点同在,就是意象的跨度太大,在考验读者的想象力啊。但语言的粘性极好,以一惯之,把艺术评论和生活图景结合起来来是创作,用这种“一滴水可以照整个世界”的气节度。通过读悬石先生的作品,可以读到视觉上的广阔。

   

    五、质问生存和存在意义的智慧闪光

    我不知道对于四月的散文提出一个“哲学散文”是否准确。渔人先生是我所崇拜的生活哲学家,在他的《四月:冗长的和琐碎的》,我在他的文中看到了“存在”,找到了“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信息,他的《四月:冗长的和琐碎的》写在四月里是很及时的,引导着他自己的写作,也对朋友们的写作提出了借鉴。那就是——认真地写,不看到一点就写,为了挑战自我而写,到了不写就难受的时候再写(如果说挑战文坛,那就是狂妄了)。我知道只要涉及到“存在”这个话题,就要涉及到时间,好多作家写到了最后,都会对于“时间”抱以景仰的态度。比如巴黎的那个铁塔,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可是也是最软弱的,因为它无法征服时间。人在写作也好,做事也好,最后发现自己是自卑的,那就是进入了一定的境界了,我认为就是这样的。我读先生的《四月:冗长的和琐碎的》,思维呈现流水一般的清澈,这是我进入纯散文论坛的收获,我改变了自己随意写作和随意阅读的习惯,读就读最深刻的,写就写“谬误最少的”散文。活着,野心,在先生的文字里出现了这样字眼,但是我知道,不是先生野心,而是“存在”太薄弱了。无论是建雄的《人间庄子》也好,《源氏物语》也好,佩索阿的《惶然录》也好,朱文的《达马的语气》也好,好的东西是有的,关键是阅读者常常自我剥夺了阅读的资格,大家宁愿去阅读去争论散文而后艺术之外的不相干的东西,忽视了本质,在现象上津津乐道。对于卡尔维诺的理解的技巧,先生有自己的领悟。“每个意象都必须与另一个意象相重叠,以便在消失之前获得一种稠密感。”够我自己在2007年一年中消化的。嘿嘿,还有先生的“做整体写作的作家,还是局部写作的作家,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种宿命。”我想我注定做不了大作家,但是能读着各种作家的作品而且感到享受,就觉得很满足了。至于写作是不是汤养宗所说的“写作就是为了打击别人------”我觉得打击别人不打击别人,应不是作家自己所考虑的事情,其实当年的鲁迅先生不用刻意去四面树敌,他已经用作品在打击了。一个作家是不是真正优秀,就在于他是不是达到了“打击”的品位呢。还有笔会什么的,开始我很新鲜,也很乐意去学习,但参加次数多了,真的让我失望了,所以宁愿一天什么事情也不干,就守着朋友们的作品细细品味。谁让我是当月份的值班斑竹呢。我多次读过《鲁迅日记》(嘿,我笨,读一次读不透就只好多读了),再读渔人先生的这个随笔,就读到了有《鲁迅日记》的味道,看似很随意,但实则很深刻。伟人博尔赫斯是作家中的作家,如果他真的清心寡欲的话,如晚年的李叔同先生那样,可能就很难有伟大之处了,因为他具备人性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并觉悟的大到了一个极致,才会这般伟大啊。

    江南雪儿《一枚巧克力,“咕咚”入水》写的很有灵性,结构很有自己的特点,我宁愿把它归类到智慧的范围。雪儿写的是记忆,一段真实的记忆,但是她不是挖掘记忆的一般意义,而是逐渐进入了本质,她的视角“我是羊,我是绵软的动物,我的故事总有来历。”和渔人先生不同的是她的作品里涌现了大俗和大雅结合。

    在雪儿的作品里,由于常年的努力,她已经作到了“语言是自己的奴隶”,在写作中不用再为语言发愁了,而是把力量用在表达上,用在“意义”的发现上。比如她的“唱歌的时候要有好风好天,亮开嗓门,羊鞭一甩,我就是我的”语言是多么地自然啊。至于“巧克力坠落的走势决定着故事发展方向”读者一下子就看出来是象征性的,并不是真正写实地写那个巧克力,她写的是容易失去的纯真。人啊,堕落起来是容易的,像那个巧克力“扑通”一声就完了。朱朝敏的评点是到位的:“爱羊的人是纯净的,里面的情歌着实令人喜欢。”

   

    六、怀旧的散文

    对于亲人的感激永远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四月份的散文里,我认为写的最好是徐淑红的《我越来越像的那个人》,她写母亲的角度很新,叙述虽然是古朴的,但结构却很新鲜,完全是一种“细节化的结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结构的,而是把典型的细节呈现出来了,真的很好啊!“我”的优点和“我”生活里的重大转折,全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没刻意地刻画母亲的形象,而用细节把母亲的形象烘托出来了。虽然文章在整体上稍有点冗长,后三段可以再精练一点,不耽误文章实质的魅力。朱朝敏的评论“读出了你的善良和爽直。文字朴直的美丽。”还有扶风的感受:“有母亲的读与无母亲的人读不一样,我见到朋友们写母亲的文字都会细看的,以补母亲不在的酸。姐姐啊,能有个妈让叫一声,是天降的福音。”其情可鉴,令人泪下!

    怀旧是重要的,如果没有怀旧,人类的生活就会显得很枯燥,所以不能把怀旧认为是一种腐朽的老情绪。我在这个月的散文里看到了透透的《不能迟到》,也把她列到这里,不知道合适不?她的开头是散的,但是“散”中有集中想表达的东西,先向天空撒出去了珠子,然后再去接住,她是有这个能力的。她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不能迟到,我们不能迟到!”可是我分明体会到她说的是心灵的约会不能迟到。人好似是植物,该生长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成长啊,从年轻一直到老!再往后读,我笑了,她真格是在叙述老年代里的老事情,但是和现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猛醒。这也许就是价值所在吧。这里还隐藏了穿承性的,请看她在提醒着自己“‘快点!快点!不能迟到,不能迟到啊!’我催促孩子,也催促自己。”

    王克楠的《老幻灯片》,当然也是怀旧的。他和透透的路子不一样的,叙述上呈现了一种诗意的表达。他说“我不知道心理学家是怎样描绘人的心理或者智慧的形成过程,在我的理解里,人的记忆和推理总是依赖一幅幅的画面。”这可能是他自己的理解,智慧的形成是复杂的,但是可以看到他已经到了一个写作的转折点,也就是说,不再满意于对“生活”中的诗意表达,也不在虚伪地“歌颂”不存在的纯洁,开始质问生活的本质。好的作品是从质问开始的,从他的作品里,可以让人看到这一点。人性是怎样的,不是丑恶,也不是美好,是一个可以变化的现象,他在文章中已经接触到了这个区域。还有“与你生活休戚相关,令你至死难忘。”我理解的是“生存意志”,而不是文章中说的“画面”不知道师兄同意我这样解读否?还有在文章中频繁出现的“浮躁不安的世界里”,我觉得是一个很腐败的字眼,在不同的年代,都有浮躁,只不过是浮躁的内容不一样,写文章是为了让人不浮躁,并不是文章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写文章的最高目标是让读者“画面一般地看到了生存的意义。”王克楠的这篇佳作向读者指出了一个借鉴,就是看老幻灯片,他的中心意思是让读者通过怀旧而之自己活的更加明白一点,好像历史上把正确的东西全说出来,其实不是这样的,历史有的时候是很骗人的。再就是《文革博物馆——一个悠远的梦》,和整个文章的风格不同,建议另外发。

    献平的《乡村个案分析》是这个月最后的压轴之作,崔东汇说:“历史与现实交汇,命运与世道相融,雄浑沧劲。好文字。”朱朝敏说:“沉静下来的雄浑之作,与以往的文章有很大变化,呈现了问题。”我在这篇作品里看到了献平的写作变化,从关心内心到关心世象的变化,出手不凡,我认为一是对先祖的安家景象写的很真切,先祖主要是为了活命。二是古老的人种繁衍中,生殖是重要的,献平在文章中体现了“而村庄的偏僻和物质的匮乏,必然导致在尊严乃至择偶标准上的降低和迁就。在吴家井子村,至今还流传着“不管丑俊傻俏,只要能传宗接代就行的婚姻观念。”三是对于村庄的利益之争描写的到位。四是有很多经典的句子,如“草民只是历史的观望者和遗忘者”等。五是第四节尤其写的惊心动魄,在大革命面前,谁也无法停止血腥。“旷世的‘文革’似乎是一个暴力大解放的年代,民众的暴力狂欢和大批精英分子的肉体改造与精神罹难达到了顶点。”概括的很到位,是来自民间知识分子式的评价。

   

    我的“野心”是想把朋友们在这个月内有特点的作品再说一遍,但是没有想到页码上仅仅能保留三页,所以还很不少朋友的好作品没有点到,实在抱歉。当然了,还想说说文章以外的事情,我看到了朱朝敏写的《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不是散文,只是一个倡议,但是表达了一个写作者的关爱。朝敏说的是关于王铁夫身患白血病急需巨款换取新鲜骨髓的报道,倡议大家能伸出友爱之手,尽份爱心帮助王铁夫一把。我始终觉得一个写作人应该是一个心与为行统一的人,在写作之内和写作之外是统一的,对应该表达出自己的善良的时候,是不能吝惜的。所以当我看到了朱朝敏妹妹组织36个学生捐助了155.5元时,我被感动了。钱虽不多,重要的是朝敏通过了这件事,让孩子们懂得人是需要有爱心的,让孩子们明白“众人帮一”的关键在于爱心的力量。还有桑麻兄,他从县委给他的奖金里捐出一千元给铁夫的行动和他对于这个事情的感想:“我讲是朝敏未见面的朋友,一起在散文中国玩。受她感召尽己绵力,感受你的爱心。”还有【去过草原吗】近似自责的话语:“早就知道此事一直无动于衷,看了朝敏的呼吁,觉得该是为自己赎罪的时候了。”都令我感动。我们【散文中国】的许多朋友与王铁夫素不相识,但是因为看了朝敏的这个倡议,都把它放在心上当作一件事情来做……这一切使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散文中国】这一精神家园,不仅仅最大限度的提高着成员的散文水准,而且让人活着很宽广。

    作为四月份的值班斑竹,写完了这个值班心迹,总算松了一口气,祝愿朋友们幸福愉快。

 

 

更多相关评论:

http://cq.netsh.com/eden/oldbbs/755156/html/tree_2109162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