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善沟通从何处入手才有效?

(2018-11-10 09:36:45)
标签:

沟通

自我

分类: 人生启迪
人际来往不能不沟通,人际交游不能不沟通,人际合作不能不沟通,人与人一起做事更不能不沟通。可以说,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与他人有交集,你就绝对离不开沟通这个最常见、最有效的工具。区别只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训练有素还是信马由缰,有备而来还是临阵磨枪。
 
最初研究沟通,只觉得沟通就是如何说话或者怎么把话说得动听不招人烦就行,很简单,看两本沟通的书就能做到。如今再去探讨沟通,发现这件事并不简单,说其深不可测也不为过。尽管一时半会儿无法研究到位,掌握其中的一两个道理也会对前文讲的事情有很大帮助。
 
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与生活阅历使我坚定地认为,沟通虽然是工具,但是改善沟通却是一个人的整体问题,就像一个人生病与其健康的整体状况密切相关一样。人生病了,如果仅从表面症状——表面症状经常给人以假象——判断病在何处,肯定会误诊。沟通也是如此,也需要从里到外、从此及彼地研究一番,否则就会使沟通建立在“误诊”的基础上,这样会让沟通这个工具有意无意间失灵,弄不好还会任其伤人。
 
说到整体,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是将所有的事情都一一都去了解清楚、掌握到位才能改善沟通。任何事情都有纲有目,纲举而目张。经过研究,沟通也不例外,只要抓住最主要的矛盾,虽不能说所有矛盾都会迎刃而解,至少能达到突破一点带动其余的效果。
 
在我看来,就沟通而言,如何说话,也就是说话技巧是“目”,而价值观、修养、理念、人格魅力等内在要素则是“纲”。如果只试图从说话技巧方面入手改进沟通,无异于弃“纲”就“目”,也就是“求之其末”,其结果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油嘴滑舌、虚情假意之人。沟通一旦成了这个样子,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倒会令人厌恶,避之惟恐不及。这样的沟通比不掌握说话技巧还糟糕,我想我们努力改善沟通时要的不会是这样一个效果吧?
 
进一步研究、对比发现,说话技巧就像一个木偶,木偶怎样表演不取决于木偶本身,而由背后的提线人,也就是前文说的价值观、修养、理念、人格魅力等内在要素控制。换句话说,木偶无法施展主动性,更没有决策权。主动性与决策权统统掌握在背后那个提线人手中。本人不久前出版的《沟通力是怎样炼成的:自我沟通与人际沟通》就是从这个角度介绍我的经验与理念,从而给读者以必要的启发与方向上的推荐。无需多加解释,仅从书名便可看出这一用意。先要自我沟通,而后才会有人际沟通。
 
所谓自我沟通就是我说的内在要素,人际沟通就是外在表现。自我沟通下了功夫,人际沟通就会显得很容易;内在的自我沟通有了明显改进,外在的人际沟通用起来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可以说,自我沟通与人际沟通成正比——此弱彼弱,此长彼长;此暗彼暗,此明彼明。
 
一言以蔽之,内变则外通,内善则外成。反其道而用之,绝对不可能产生预期效果,世间规律就是这么无情。谓予不信,请君试之。

改善沟通从何处入手才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