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汉忠
姜汉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73
  • 关注人气:24,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对网银诈骗有什么招?

(2011-01-24 22:26:52)
标签:

网银

诈骗

应对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撰文/姜汉忠

 

中国新闻网元月二十四日援引《扬子晚报》的报道说,江苏省公安厅近日揭露了“第四代”网银诈骗的最新进展情况。据不完全统计,自元月十日至今的半个月时间内,江苏省内发生一百多起同类诈骗,市民损失少则数万,多的高达百万。据公安部反诈骗专家金大志介绍,这是目前境内发现的电信诈骗最新变种,已经出现全国性的发案。


据报道,江苏省手机用户近日收到如下一条短消息:“尊敬的网银用户:您的中行E令即将过期,请您尽快登录www.bbocn.com/k进行升级,详询95566。”苏州唐先生恰好是中国银行的网银用户,他在家中电脑上登录升级,可当输入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后没几分钟,发现卡内的一百九十八万余元被分两笔转走——原来,唐先生中了新出现的“中行网银E令升级”诈骗。

报道介绍说,中行E令,是由中国银行推出的一种硬件动态口令牌。它由内置电源、密码生成芯片和显示屏等组成,根据专门的计算法则,每隔六十秒会自动更新一个动态口令,要求用户在六十秒内输入,以保障网银操作安全。电视上中国银行网银的广告曾经介绍过这种动态口令。看了广告,别人我不知道,至少我觉得这回使用中国银行网上银行算是万无一失了。

没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回骗子改变了思路,不在攻击网上银行上下功夫,而是采取迂回战术,让客户自己亮出“家底”。他们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以“中行E令”为幌子,通过钓鱼网站窃取客户的网络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这里面关键之处有两点。一个是群发短消息。按理说,银行以及很多机构发布消息一般有专门渠道,很少通过短消息发送到客户手里,除非产品推广广告。可是,这个道理并非所有人都清楚,就像公安部或检察院找你一定会给你送达通知书,而不是通过电话或者短消息通知你一样——我家最近接到了数起境外来电,告知最高人民法院传唤我,对此我一“卦”了之。诈骗团伙正是利用人们对此的糊涂观念钻了人们的空子。另一个是钓鱼网站。这个钓鱼网站最大的特点是与中国银行的官方网站有很多近似的地方,猛一看还真以为是中国银行网站。于是有些客户便上当受骗,通过钓鱼网站去更新什么信息。结果自己的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从而为其在短短时间内转移客户存款创造了条件。

网上银行不出门就可以办理很多业务,确实方便,省时间。可是不知诸位是否想到,我们这里是一个诚信十分匮乏的社会,诈骗招数层出不穷。网上银行本来风险就大,加上我们面对的骗子不断变换手段,再加上我们有些人毫无防范意识,资金损失也就在所难免。

要我说,若要减少或者避免损失,应对措施很简单那,下面三条选其一可使你高枕无忧。

第一条,远离用网上银行,就像我。如果你防范意识不强且非常容易听信他人的蛊惑,那你就不要使用网上银行,不能“一方便”而成千古恨。

第二条,研究诈骗招数。如果你实在是没时间,嫌麻烦,非常钟情于网上银行,那你就要随时随地关注诈骗犯的动态,了解他们的最新招数是什么。我想你使用网上银行换来的方便如果都用来研究诈骗动态,你这“方便”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第三条,树立防范意识。如果你不能放弃方便,也不愿意花时间研究,那你就要有防范意识。不管你怎么说,我都查实了,了解妥当了才进行操作,绝对不听风就是雨。如果我禁不住诱惑或者怂恿,我就去银行当面问个究竟。这最后一道防线也能防止你成为诈骗犯的猎物。

如果你上面三条不选其一,只想靠着银行来保证你资金的安全,我看那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也是异想天开的。何去何从,您自己选择。

二零一一年元月二十四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