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时差长期影响记忆
(2010-11-26 08:19:11)
标签:
时差认知损失健康 |
分类: 健康科学 |
英国《独立报》十一月二十五日报道,美国最新一项研究说,由于时差给大脑带来长时间的变化,国际旅行者恢复正常作息时间后疲劳与健忘的问题持续时间能多达一个月。
上述研究说,类似大脑紊乱还可能出现在经常倒班或者不能按正常作息时间生活者当中。非正常作息的生活方式对大脑结构有何长期影响,此前从未有人进行过研究,这是第一次。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副教授兰斯·克里格斯菲尔德说:“这个发现意味着,不论你是航空小姐、驻院医生还是倒班工人,反复打乱昼夜节律可能会对你的认知行为和功能造成长期影响。”
研究人员找来六只仓鼠,让其作息时间每六小时发生一次变化,差不多相当于美国纽约到法国巴黎的空中飞行时间,每星期两次,连续四个星期。
不出所料,疲于奔命的仓鼠在学习简单技能方面总是不顺利,可是休息正常的仓鼠却表现得很优异。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即便那些疲于奔命的仓鼠恢复正常作息时间一个月之后,学习障碍依然存在。
研究人员说,他们跟踪发现,上述变化是因为大脑海马体神经元数量减少所致。
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的上述研究说:“与控制组的仓鼠相比,倒时差的仓鼠在经过一个月的时差之后,大脑海马体中的新神经元数量仅有原来的一半。”研究人员之所以利用仓鼠进行试验,是因为仓鼠的昼夜节律是受体内二十四小时时钟影响,其准确性可与人体时钟相媲美。
上述发现也许对倒班工人和经常长途旅行的人有意义。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这些人“反应迟钝以及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的发生率上升、生育率下降”。
若要防止这种影响出现,克里格斯菲尔德建议,每跨越四个小时时区就要休息一天。夜班工人下班后应该在黑暗且安静的房间休息,以调整身体对作息时间改变的适应。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