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身体素质跟谁好有一比
(2010-03-07 20:46:54)
标签:
中国英国健康计步器 |
分类: 健康科学 |
撰文/夏侯冉成
据《中国青年报》三月七日报道,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前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十年下滑,有的指标已经连续下滑二十年。
蒋效愚列举了一组青少年体质下滑的数据。从一九八五年以来,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有所增加,但是体质指标却呈下滑趋势,其中包括肌力、爆发力和耐力,与此同时,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却年年上升。二○○五年,对全国三十一个省区市一千三百所学校的三十八万名青少年体质进行了测试,其中近视眼发生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分别是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八十和百分之八十。与同一年日本的数据相比,除了十四岁和十七岁女孩的身高略高以外,其他数据全都落在日本的后面。
无独有偶,今天出版的英国《每日邮报》也刊发了一篇报道,报道英国青少年体质今不如昔的,特别是不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同龄孩子。那么他们英国人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他们不像我们调查了三十八万人,他们只给四个志愿者佩带计步器,让他们走走路,看看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结果告诉我们,如今的孩子远不如五十年前的孩子锻炼身体机会多。一般来说,六至十二岁的孩子应该每天走一万二千到一万五千步,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重。如果一天平均走三千至五千步就被认为是缺乏运动。每天超过五千至八千步应该是活动量正常,超过一万步或者六公里就是活动充足。
不过,仅有这一项小规模的研究还不够。利兹都市大学一九五九年曾对七至十岁孩子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当时接受测试的孩子超过三千人。英国一档儿童电视节目“超级妈妈”及父母指导专家乔·弗罗斯特找出了当年的测试结果,接下来找来八十名十岁孩子进行了测试,以便对两个时代的孩子进行比较。一九五九年,学校的学生要达到八项系列锻炼标准,其中包括跳跃、仰卧起坐、折返跑、下蹲伸腿,为的是让孩子们保持健康体魄。
利兹都市大学的麦肯纳教授说,这些是健康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些要求达不到,活动量肯定不够。按理说,今天的孩子起点要高得多。要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孩子还受战争年代配给制的影响,保健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更糟糕。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今天很多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要比当年那些孩子健康。实际恰恰相反。今天的男孩子在折返跑、下蹲伸腿、跳跃、跳远、引体向上和长跑方面都不如一九五九年的孩子。女孩子的表现也好不到哪儿去。总体来讲,今天的孩子是大败而归。
英国斯普雷斯利物浦医院和利物浦心脏与胸科医院的顾问心脏病学家狄拉雅·贾普塔博士说,据估计英国全国有十六万名儿童患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疾患,有四千名儿童患有二型糖尿病,有五万八千名儿童出现糖尿病早期所具有的耐糖量异常情况。“如果孩子超重的趋势继续下去,英国将会面临严重的国民健康危机。”
看来,不光是中国,英国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看来这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分不开。统计表明,英国过去二十年间,乘小汽车上学的学生增加了一倍,达到百分之三十,步行上学的不到一半。不仅如此,学校体育课的时间也减少了。
如果要扭转体质下降的趋势,有什么好办法吗?英国专家给出了简而易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佩带计步器。这种小小的电子装置不仅可以记录步数而且还能显示步数。根据英国政府资助的一些学校使用情况,计步器已证明是一种促进孩子身体锻炼且成本低效率高的好方法,一种鼓励人们多走路以获得健康体魄或者减轻体重的好方法。专家表示,使用计步器是基本的,计步器虽然不能显示骑自行车和游泳方面的体育活动情况,但是却能对孩子的活动量窥见一斑。研究显示,每天记录下来的活动量与长寿有着直接的关联。总而言之,每天要记录自己走了多少步,不仅如此还要记录每天少看了多少电视。这对那些课业增量增加的青春期孩子来说特别重要。
坐而论道解决不了问题,大声疾呼也无济于事,要紧的是采取有效且可行的措施。英国专家的建议和经验可以借鉴,不过借鉴他人经验的时候还要琢磨一下适合自己国情的得力措施。希望若干年后,我们能听到我们国家的青少年体质不断好转的好消息。
二〇一〇年三月七日
———————————
如需转贴或者转载,请您拨打电话010-68996306或者按照公告栏上的其他方式与我联系。未经许可擅自转贴转载的,本人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