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压力大脑抑郁精神障碍健康 |
分类: 健康科学 |
日前,我写了一篇博文《为工作“榨干自己”值不值?》。文中提到辽宁省大连有很多白领心理负担加重。有的人为年终奖多少而郁闷,有人为工作业绩不佳发愁,有人为即将出现的人事变动而担忧。一位房地产公司的中层干部因为业绩下降而出现“脸紧”症状,随着心理压力增大,症状日趋严重。还有一位企业中层因为人事变动而记忆力下降,伴随而来的是腹泻、胃痛等症状。其实,心理压力带来的不仅仅是上面这些症状,大脑也成了压力的受害者,抑郁抑或精神障碍便是最典型的症状。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压力对大脑产生破坏性影响已经得到证实,而且元凶已经找到。导致抑郁患者恶性循环的是一种受体。领导这项研究的精神病学和药学教授罗纳德·杜曼说,得不到控制的压力导致重症抑郁和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等神经精神障碍。研究发现,上面这些障碍的产生与大脑皮质中主管近期记忆的海马体发生细胞变化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对老鼠进行试验得出结论,白细胞介素1β激活之后会阻碍大脑创造新的神经元,如此这般,动物就不那么喜欢甜溶液了。这说明,患抑郁症的人是体验不到快乐的。白细胞介素1β是一种细胞因子,是一种促进炎症的信号化合物。以前的动物研究说明,感受压力会在大脑多个区域增加白细胞介素1β,包括海马体。还有研究证明,如果给动物注射白细胞介素1β,其大脑的下视丘、脑垂体、肾上系统和海马体会产生若干应激类反应。
元凶找到了,找到对付它的办法就为期不远了。此时此刻,我关心的不是能否开发出治疗抑郁症的特效药。我关注的是与其让压力把大脑弄出毛病来再去想办法修理,为什么当初不把压力控制起来呢?我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也提到,有的人一旦进了职场,就像一头驴一样身不由己。还有很多人除了职场压力还有很多其他压力,比如子女教育、医疗压力。我也听到不少人在抱怨。我的感觉是,那些感受到各种巨大压力的人除了抱怨、除了忍受,除了遁入空门,好像没有别的办法。
我们有压力,生活在野外的动物就没有压力吗?说实在话,我们的压力多半集中在生活品质高低这个层面,比如能不能住上大房子?能不能多吃上山珍海味?能不能开上宝马奔驰?能不能出国旅游?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名牌大学?野外动物可没有这种奢望,人家简直就是生与死的考验。还有,我们遇到压力可以找人诉说,可以找心理热线,可以跟父母发牢骚,可以跟朋友讲述一番。野外生活的动物遇到生存压力找谁诉说?找谁减压?找谁帮助?人人都知道有个丛林法则。丛林法则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逆者消亡,就这么简单。
我们可以对自己不依不饶,可以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可以认为车到山前也没路,难道这就能解决问题吗?这样做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还会损害大脑,还会生出各种各样的病来。我有个亲戚就是如此。对自己总是要求那么高,对生活总是不满意,于是目标一个比一个高远,最后嫁到了外国。怎么样呢?如今回来了,弄得一身抑郁。饭吃不香,觉睡不好,看谁都不顺眼,做什么都没劲。这样的人,慢说没有如愿以偿发大财,进入上流社会,即便进了,也没什么好日子过——都抑郁了。如果弄出点神经病来,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还是那句老话,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饭。本事不足大,要求太高远,剩下的就是大脑受损害。一旦成了抑郁了,一旦精神出了故障,即便有好日子也享受不了了。
二○○八年元月廿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