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何时至高无上?

(2007-11-27 22:23:47)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杂文时评

昨天就“签字事件”写了一篇文字,引发了一些争议。其实,我写这篇文字不是冲着医生去的,而是对我们这个国家长久以来轻视生命的传统的一种抨击。

 

实际上,就在昨天,在同一张报纸上,两年前发生在北京的一件公交车售票员致死人命的案子在法律上有了第二结果——民事案终审判决。两年前,一对老教授带着年幼的女儿乘车,就因为一两块钱的车票,公交车售票员生生把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掐死了。然而,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小姑娘口吐白沫,危在旦夕的时候,公交车驾驶员不仅不将病人送往医院,反而责备小姑娘把他们的售票员打伤了,一定要去公交总站交罚款。一审法院判处精神赔偿十万元,然而终审法院却改判三十万元。法院破天荒地以法院名义向被害者家属表示同情。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时认为,生命是无价的,即使再多的金钱也无法与人的生命等值。我以为,这话说得太好了。

 

长久以来,我们这个民族不知是不是人口太多的缘故,对生命的珍视总是停留在口头上。先说个人,我们时不常地看到爬上吊车、楼顶、电线杆或者跳下地铁的“新闻”,然而看过之后,除了一阵唏嘘,社会没有什么别的作为——没过多久,悲剧依然继续上演。从客观上讲,某些因素对一些人寻短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从主观上讲,是忽视生命带来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昨天,我在文章里面提到银行营业员因为面对歹徒没有搏斗就被银行开除了。这件事与前面说的牵涉人命的两个事件虽然结果不同,可是人们潜意识中的观念却是完全一致的。还有,我们对先进或者英雄人物苛求得要命,通常情况下只有病入膏肓或者因公殉职才拿出来表彰,才让大家学习。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加班加点地工作。据我所知,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很多行业的家常便饭。如果是工作性质决定,那还有些道理,很多情况下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我亲耳听我在新闻界工作的朋友讲,版做好了就等着领导批准,结果领导说文章还有点问题,可是没说情况他老人家就开会去了,这一下就是好几个小时,编辑只好傻等,也不能回家。直到晚上十点多钟才说,领导才说,问题不是很大,就这样吧。这叫什么事呀!下属已经干了七八个小时,够累的了,可是某些领导压根儿就没有这根弦。我还碰到这样的事情,白天开大会,就连一个小兵都不放过,可是下了班却要人家加班。在很多决策者眼里,好像每个人都是钢铁铸成的,都是累不坏累不死的。我有个朋友在一家网站工作,没有一天不加班加点的,明明是三个人的工作非要一个人承担,你还不能说身体不好,一说立马让你卷铺盖走人。我还听一个朋友说,他们公司的老板要是看谁没有加班加点,圆脸立即变成长脸。在他看来,不加班就不是一个好职工,什么逻辑!加班加点,如果是偶然为之,对身体影响还不明显,倘若成了惯例,岂不是拿生命当儿戏?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是格外惜命的。人家宁愿花大钱(当然人家也有大钱)去造什么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宁愿去研究战场机器人,宁愿去开发无人驾驶战斗机,宁愿生产大批的乌龟壳一般的战斗车,也不愿意多死一个士兵。美国飞机从本土起飞,奔袭上万公里扔下两颗炸弹就跑,在我们看来恐怕是很不值得的,太浪费了。近十几年来,美国参与的战争好多起了,可是伤亡人数却十分有限。美国人深谙这样一个道理,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没有人一切都是扯淡。

 

多年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也是讲重视生命问题的。文章呼吁国人将对生命的重视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当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当生命与其他东西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什么面子、什么责任、什么金钱,统统一边去。可以这么说,当生命在我们这里被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一定要比尊敬大官重要的位置——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就会前进一大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说得好,但愿人们能够逐渐接受这样的认识,使“生命无价”这样的观念成为全社会百分之九十以上成员的共识,一种绝大多数人能够自觉付诸实施的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