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汉忠
姜汉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873
  • 关注人气:24,7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危险的“造山运动”

(2007-05-22 22:54:44)
标签:

教育

独木桥

分类: 人生启迪

《参考消息》今天刊登了德国之声网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教育振荡:造山运动也早山洞》。文章说,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地质上说的“造山运动”。现在获得大学学历的人跟过去的高中生差不多,就像青藏高原拱了起来。总有一天,中国的教育会成为世界屋脊。文章接着说,这个屋脊下面是一个大得可怕的山洞。所有人都往山峰上挤,容不下了还往上挤,其结果是有很多人被挤下了山崖。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只好自己开公司,可是开了公司又没生意可做,最后连饭都吃不上。可是山脚下却是另一番景象,那里虽然没有山珍海味,却没有人愿意往那里去。

 

文章讲得确实不错。据报道,去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是四百一十三万,百分之三十的没有找到工作,那就是一百二十多万大学生离校时还没就业。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四百九十五万,加上去年“剩下”的一百二十多万,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六百万左右。今年城镇新增的求职人员将会有两千四百万人。国家将争取实现一千二百万人就业。这就是说,还有一千二百万将无法就业。这就是现实。面对现实,不少父母和学生在叹息,可是叹息归叹息,那也要全力以赴往山峰上挤。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怨不得现在的人,因为老祖宗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虽然历经千年,可是祖宗的教诲还响在耳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然而,更有魅力的话还在后面,那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问十个中国人,让他们说出心里话,肯定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为“下品”,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为“劳力者”。今年四月份,上海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在对四百户入户调查之后发现,仅有百分之一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从高到低分别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最受人们青睐的就是政府机关。一方面政府机关旱涝保收,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升迁的机会,可见读书“高”就在这里,对很多人来讲,只能充当劳心者,只可以担当“治人”角色。这就是现实。

 

正如德国之声的文章所讲的那样,在中国每个人都想成龙,很多人认为自己一定能成龙,于是拼命往山顶上爬往上挤。也许是苦日子过得多了的缘故,国人对自己的前途总是充满了浪漫的憧憬,总是认为自己会成为人上人。我就遇到一个这样的人。他是一个生意人,当然是做投机生意的人。在他看来,他只会成功,不会失败。诸位可以设想一下,做投机生意怎么可能没有失败的风险呢。此君是不是有毛病呢?您还别说,很多人对待教育的态度跟投机者的心理差不多——万一我爬上山顶,站稳了脚跟,那可是人上人呀。至于结果如何,那就不管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决心和兴趣往山顶上挤呢?说到这种情况的根源,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我们面子传统。中国是一个讲面子的国度,面子无处不在,无处不讲,然而最大的面子还是耀祖光宗。不论实际如何,念了好大学,当了大干部就是给家族挣足了面子,不仅给父母争了光,就连往上数N代先辈也是脸上有光呀。可以这么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者,道德准则也。那道德准则又是什么呢?不就是他人对你的评价吗?不就是面子吗?至于当事人是什么感觉,对不起,那就别提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